老舍 1937 年发表的《骆驼祥子》( Rickshaw Boy )描绘了中国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和人生。核心人物——祥子——一开始是一个诚实、勤劳、有理想的车夫,希望通过自己的气力拉车攒钱,然后买车,过上好日子。最终他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混日子“等死”。 祥子的悲剧首先是社会造成的。官兵欺压他,导致他买车的梦想两次破灭。从小说中能够体会到社会的动荡、战乱,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随时成为其他人手下“待宰的羔羊”这些现实。祥子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一对祖孙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来。 老舍在结尾处说要埋葬“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我觉得从小说中能够看出的“个人主义”,可能就是祥子所表现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和处事哲学。他只看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完全不考虑或关心自己所处社会的问题与目标。他自己的目标、理想一次次在社会潮流中被打的粉碎,最终他不得不“得过且过”,活得和其他人一样。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祥子关心除自己理想之外的东西,那不现实。 我觉得说老舍批判“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而呼吁“集体主义”在此处并不适用。“个人主义”在小说中既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又不能局限于字面意思。我以为“个人主义”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是个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老舍所处的时代显然与现在不同,他通过小说表达“左”的思潮我觉得也很正常。 祥子“个人主义”的失败关键还是在于他没有处于一个可以公平竞争、自由发展的环境中。他的利益在作威作福的有权者看来微不足道而可以随意剥夺。我以为这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他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一个正常社会,应该赋予人这种权利。《独立宣言》还将其视为人“ 神圣而不可剥夺 ”的权利。 对“个人主义”的批判的意义还有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即我们的梦想、人生理想不可以太现实和太个人化。我感觉这种思潮仍然相当普遍和有市场,对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不利。改变或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很难有人视之为“自己的使命”,而往往是“肉食者谋之”。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与世无争,确实可以很甜蜜。从个人选择的角度看这没有问题。而如果国弱而且人民普遍弱小、缺乏权利保障,那么这种呼吁就有相当的时代意义。 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必然存在各种问题、弊病。出于对下一代人负责的考虑,这一代人就有必要贡献力量使问题变少或得到解决。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社会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