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16的博文

存在为什么就一定合理?

今天看到 《锵锵三人行》的一次节目 ,没有看完我就想写一段评论,因为没有忍住看视频下面的评论。我写的评论原文: 今天两次看到“存在即合理”这个观点。 我非常不赞成这种判断。有人拿这个作GFW的存在依据,我看是被管的太久漠然而适应了。如果“存在即合理”,那就什么不要争论了,比如南海,南京大屠杀,既然存在过或存在着,那就是合理的咯。    节目中讲了一个情况,国内媒体报道了不实信息,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梁文道还举了一个例子,媒体的断章取义。我认为墙的存在和审查思维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久而久之,人就会习惯,井底之蛙而自高自大,沉醉在谎言之中。可悲的是,还有人对GFW叫好和拥护。 我在YouTube写评论不多,一般写也是赞赏类的,如果视频的确不错的话。我想以后我可能会尽量不去看视频下面的评论,就好象Twitter上某些帖文下面的评论,完全是情绪和谩骂,账号背后的人有何居心都令人怀疑。我觉得YouTube上面也有很多这些“非常LOW”的东西。 当Michelle Obama在DNC上讲“ 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时,我当时没有理解她的意思。我觉得可以放在这里,作为网络活动的一个原则,不去理会那些网络垃圾。另外一个我一直采用的方法是,尽量避免与网络“喷子”接触。(1)尽量少地写对话式评论,也就是评论别人的评论,如果要写就写独立的,最好是写成博客,把自己的看法完全写出来。(2)多赞赏,少评价负面内容。现在可以增加一条:(3)不去阅读评论,如果赞成“点赞”即可;如果有感想就将其形成一篇博文。 我反感的是对GFW的拥护。每当某些网站无法打开的时候,那些与GFW有任何联系的人我都想对他们破口大骂,发自内心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对墙的存在表示赞许,推测这是不是墙的作用正在发生。我认为墙让人变得愚昧,无知,自高自大,成为井底之蛙。另一个推测是那些宣称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宣传或者无知之人的偏见。这也是为什么应该采取避免与其进行对话,甚至对其视而不见的策略。 我之前也曾听有人讲过”存在即合理“,也查过这句话的来源。这句话本来是一个哲学命题,我不理解黑格尔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显然这句话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是为了表明一个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我觉得那就是说,要去接受所有事物,无论好坏。 但是,事物不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事物出现可...

听老梁谈作为媒体人的心声

老梁——梁宏达——是我较早知晓的一个媒体评论人。我记得那还是在大学听广播时,中国之声的一档节目叫做《体育评书》,自从知道节目时间之后就尽量地按时收听。老梁在节目中主要讲体育相关的话题,比如NBA或足球等等。虽然我不是一个体育迷,平时也没有去特别关注体育新闻,但我喜欢听评书,体育评书也不例外,关键是他讲的挺有意思,很容易明白他讲的内容主题。 然后那档节目在广播上没有了,也就是停播。那时候《中国之声》的夜间节目,我记得比如林白、青音现在都没有节目了。在电视上更多能够看到老梁的节目,包括评论体育话题的节目。偶尔可以发现很多电视台的好几个节目是与老梁有关的,其中也有社会话题或其他猎奇的内容。由于不能按时每天看电视,因而也就没有机会更多的看他的节目。 我发现YouTube上有一些老梁的视频,非常不错,其中有一部分是与体育相关的。老梁有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视频应该是网友在国内下载然后上传的。老梁在最近一期 节目 里推心置腹地讲了《体育评书》的发展和他在媒体行业里的经历。我觉得有一些启发,其中的看法有些是切中要害的,他的态度也是值得尊敬的。 之前说广播里听不到老梁的声音,他解释一方面是身体原因,另外是因为一档时事评论节目负面性过强,然后老梁主动提出不再进行他的节目。我觉得这很可惜。一些相对负面的言论或声音对媒体来说应该不是坏事,或者说作为揭露黑暗或监督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老梁有一个比方:扫帚和屋子。媒体就是扫帚,屋子就是社会。如果扫帚脏,说明屋子被打扫了;如果扫帚很干净,说明屋子是脏的。另一方面,广播媒体在面对电视、网络媒体的相继崛起情况下,已经属于比较小众的传播平台了,具体的数据我不知道,但感觉没有多少人还在通过广播接受信息。而晚上打开广播上,感觉基本上没有什么节目能够再吸引我了。可能北方还有一些广播频道会播放相声和曲艺节目,但在南方基本上很少。 老梁还讲了举国体制。以前一直不理解举国体制是什么,但的确有一种言论批评这种体制。首先,我觉得举国体制可能有利于拿金牌,但肯定不利于全民健身。据我个人的观察,很多体育场馆和设施没有对公众开放,需要使用则收费昂贵。我认为应该把一部分钱花在这方面,使人们更有机会去进行体育活动,毕竟是使用纳税人的钱建造的这些设施。 其次,我以前不知道美国、英国也有举国体制。我曾纳闷为什么别的国家比如美国没有举国体制怎么把体育成绩搞得那么...

为什么要使用社交网络?

我昨天晚上是第二次决定停止更新 Twitter账号 ,之前活跃了一段时间,大概有1个多月。这段时间,绝大多数Tweet我是使用英语写的,关注的账号也大多是英文账号。期间有点纠结是多关注一些账号还是少一些为好,但结果都是一样:需要较长时间查阅信息流以发现自己愿意点击的链接或转发的内容。 Twitter是一个目前看来很重要的工具,对于了解实时发生事件的状况非常有帮助。比如美国两党大会,通过Twitter可以迅速知悉发言人的言论和大会进展。每当一个重要事情发生时,很多账号都会发布与之相关的内容,标签成为热门话题,用户以此途径便捷地获得信息。 尽管其很重要,但对单个用户来说这种效率太低。也就是说,用户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这可能既是Twitter的劣势,但也是其价值所在。好比以前对一个网站或博客的关注可以通过RSS订阅,汇总所有的信息然后摘出其中重要的内容,前提是所有内容可得且按时间先后排序。Twitter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进,比如推荐内容,或者关注账号喜欢的内容,总体是不错的。 我请求归档了自己的Twitter信息,可能暂时一段时间不再登录或发布信息。 再者,就是关于为什么使用社交网络的思考。两方面原因:(1)建立自己公开的个人信息网络页面。自己关注什么,喜欢什么,有什么立场,等等,通过一个社交账号进行传播。对单个人来说,这其实也是网络活动的一部分,也就是“分享”。(2)与人进行信息交流,以及与朋友保持联系。这一部分内容相对私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现实且选项众多。因为使用墙外的社交网络,所以与认识的人进行网络交流就属于可有可无的部分了。 140个字符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或者进行交流讨论,一般多是直接表达观点。Google Spaces是一个小组聊天的工具,我也试过多次,因为是不认识人之间的分享,如果是不一样的观点的对话,我发现很难讲话题继续下去,也就是展开讨论。我个人更喜欢把观点和想法亮出来,比如写一篇博客,或者一则G+帖文,倒不是要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而是要有一个完整的内容。总而言之,陌生人之间,聊天不是一个好的交流的方式。 我使用Google Keep记录了很多网页链接,都是我认为有价值阅读而没有读的。读了一般要分享出去,但仔细想来,又有多大的价值或意义?是告诉别人自己读了什么,还是说真正从读的过程中学...

我所理解的即时通讯应用

今天 Google发布了视频通讯应用Google Duo ,很快另外一个通讯应用Allo也将推向所有用户。Gtalk被关闭了,Hangouts仍然存在,新闻报道说Hangouts会 重点瞄准企业用户 。Allo和Duo出来之后我肯定会下载尝试一下。同时,我觉得Hangouts就很不错,作为聊天工具完全足够,内嵌在Gmail内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还有很多比Google通讯应用更流行的应用,比如Whatsapp、Messenger、Line,我试用过。Snapchat同样可以作为聊天工具,我也尝试使用过。有一些认识的人也在使用它们,但很少,1个或者几个,甚至于没有。对应于国内的微信,则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显然是生活圈子的直接结果,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有更多的人使用QQ。 所有这些通讯应用软件,从聊天的角度看都是不错的。能够很容易地帮助用户完成信息传递,我觉得这就是应用最重要的功能和存在意义。 Google据报道会在Allo中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对聊天对话有所帮助。听闻Facebook的通讯应用中有很多聊天机器人。这些技术上的更新可能会使聊天更有趣,更容易,更智慧,但其根本还是聊天,即传达信息。 微信在另外一方面增加了类似于QQ空间的社交平台功能,这可能是其在中国大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后又继续整合生活服务,使得微信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有报道称,硅谷也在尝试学习微信在这方面的做法。 我觉得这可能是聊天应用从通讯工具转变为赚钱机器可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却不可避免地损害了软件的核心价值:即时通讯。人们因为需要进行聊天,所以使用了一个通讯软件。软件继而附带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网络,使人们不仅可以交流信息还可以小范围传播信息。所以,很难定义微信为完全的通讯应用,因为它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社交功能。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没有安装微信,以将其作为一个必要的即时通讯应用。我觉得,微信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社交平台,了解好友的生活动态或者发布自己的生活点滴。公众号则将信息汇集并传播于微信平台,构成人们获取信息、阅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大量账号不断创造大量信息,却因为平台的封闭性而无法被公开搜索到,因而其存在是相对的,存在于微信,而不存在于互联网。 至于Whatsapp、Messenger,虽然活跃人数都已经超越10亿大关,但身边的人或者通讯录里需要联系的人基本上没有帐号...

Google和英语的重要性

昨天在网络上看到两则不准确的信息,一则来自Twitter,一则来自微博。当然,这样的信息何止千千万,社交网络上,很多被转发、被分享的信息都可能是不准确甚至不真实的。维基百科上面应该也有很多不准确的内容,新闻报道也不一定呈现完全可靠的信息。总而言之,不准确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是必然的。 从传播这些信息的角度来看:(1)如果是获取的渠道或信息不够全面,无法给出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信息,也无可厚非。英文新闻报道页面下面经常会有修改信息,说明上述报道的失实之处并作出修改。再比如科学研究,对一个事物的研究不可能立即了解其全面信息,后续的研究可能推翻前面的结论,但就是这种循环往复使人们会逐渐接近事实和真理。(2)以传播为目的的失实内容是一种恶。为了吸引眼球和关注,故意地将片面的信息传播出去,可能也没有重要的影响,但的确可以为传播者带来关注度。我觉得这是一种恶,不专业而不负责。网络上可能充斥最多的就是此类信息。(3)更险恶的是故意歪曲事实,截取片段内容为我所用,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和第2点有些类似,但又更具有传播性和影响力,可以充当一方打击另外一方的论据。但是实际上,一个人、一个事物是如此地复杂,符号化、标签化的内容很容易被人理解接受,但却对展现历史事实毫无益处。比如,看一本历史学著作远远要比看一位历史研究者写的无数段微博要来的实在。 作为接收者,我认为Google和英语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地避免受到以上不实信息的影响,甚至搞清楚事实到底是怎样的。一方面,很多不实的内容在网络上都存在一些讨论分析,或者有比较可信的消息源可供查询,Google在这方面可以起很大作用。另一方面,英语可以帮助我们看一些比较原始的档案,或者较为全面的新闻报道。我一直认为,新闻报道链接出处相当重要,可以让读者看到消息源是怎么说的。而很多中文网站报道的信息,总是简单地表明来自“英媒”“美媒”,且不论原文到底怎么说,到底原文在哪里,还需要自己去搜索。另外,缺少对一则消息准确性的修正,即后续追踪报道。 而目前的现实是,高考降低了英语的比重,英语似乎不如以前重要了。这就需要自己学习英语,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得分。单就读较为专业的英文新闻报道,我就觉得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文报道就一定专业可靠,就像中文报道也有比较专业认真的一样,需要自己去判断。 第二点就是Google搜索,和英语一样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