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7的博文

标题党很没意思但却很难拒绝

刚才在 YouTube 看了一个“标题党”的视频,后悔花时间浪费在那上面。我会有意识地不去理会那些东西,经常不去点击标题党的内容,但也不是完全绝缘。 标题党之所以能够流行,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一个事物的真实情况并不容易。人们普遍的猎奇心理,也可能发挥了作用。但是人如果没有能力或意愿去了解真实,只是依靠来自标题党的内容形成观点,结果可能并不能达成认识的深入,促进交流,反而是断裂。 视频的标题党,我觉得很可恶的,是那种提前告诉观众结论的夸张的标题。如果视频言之有物,观众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需要上传者在标题里传达出这个结论。往往,视频并没有如标题描述的那样的有内容,观众被欺骗了,而传播者的目的达到了。观众还可能没有感觉到受骗,视频只是自己消费和发表看法的媒介罢了,这再次助长了传播者的意图。 文字内容,也可以达成这种效果。 传播者有一定的企图是事实,接收者愿意与之配合也是无法否认的。我估计很多人都是倾向于看自己认可的内容,而不是与自己认知相反的内容的。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倾向。 更深入的,是自己是否在接受信息时具有怀疑的态度,还是照单全收,以别人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这方面,我觉得自己渐渐具备一点怀疑和寻找真实信息的能力了。在思想层面的改变是,要相信没有事物是不需要改进的,是真理或真理的代言人。 标题党可能是传播的一个技巧,但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一些危害,而不是促进了解。因为任何事情或人物都是极为复杂的,是不可能用一句耸人听闻的话来概括的。 我比较倾向于陈述句式的描述。有什么,说什么,不夸张,不掩盖。这可能不符合传播的“规律”,不能吸引人,但却是质量的保证,至少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但是标题党也是一种言论,是传播者的选择,也是接收者的选择。我总是觉得,互联网只能帮助我们获得参考信息,而不是结论或结果。获取参考信息就像学习,比接受结论要困难,但更有价值。

尽量远离那些霸道的网络服务

下面谈两个霸道的网络服务,或者说流氓服务。就我个人而言,就是与这些服务再也不见。 1. 新浪微博的手段。 我从 2014 年底,就不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帖文了,也不经常去登录账户查看微博。就像知乎一样,既然有删除内容的可能性,既然不登录就无法阅读更多内容,我不认为还有什么必要去参与其中。 我时不时会登录微博,不知道为什么,因为那上面也没有什么账号让我觉得有必要持续关注,很多认识的人也都停止更新很长时间了。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登录微博,突然发现自己关注了一个陌生账号,好象是营销账号,然后迅速取消了这个关注。更早以前也有印象,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关注陌生人账号。今天早上,我登录微博,又发现一个陌生账号被我关注了。也就是图 1 的左上角那个。 图 1 新浪微博关注页面截图 我早已经对新浪微博丧失信心和兴趣,所以我连向其服务中心投诉的愿望都没有了,我担心反馈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应,像腾讯的服务中心一样。我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被关注”就一定是新浪微博的手段,但我强烈怀疑是。当然也可能是我的新浪微博帐号密码被盗取,但至今没有来自微博方面的告示或提醒。 上面提到腾讯的服务中心,是因为我认为腾讯 QQ 账号的手机两步验证实在是不合理。你需要输入 QQ 密码,然后使用手机号码进行两步验证,那么你还需要向腾讯指定的一个号码发送一条信息,然后得到一串数字,输入后完成两步验证。我使用过很多账号的两步验证,Google、Apple、WhatsApp、Singal、Dropbox,没有一个是腾讯的这种思路。实在是可笑,但也可能是腾讯的机智,它一直希望用户能够安装一个手机应用来验证登录。 微信还有一个可笑的功能,即不能拒绝加入某个社群。我退出过一些社群,而后又被拉入进去。我就想,为什么不给用户一个“通过”和“拒绝”的选项呢? 对于腾讯所谓极为成功的 QQ、微信,我无法完全不接触它们,但考虑到上面所述的不合理,和其本质上的不安全性,我只能尽量少地使用它们。 回到新浪微博,其不可理喻之处还在于,没有关闭账号的选项。我倒是知道有一些账号因不同的原因而彻底消失了,唯独不给用户自己这个权利,来关闭自己申请的账号。 正是因为这两方面原因,我认为这种服务是典型的流氓行为。 2. 令人不胜其烦的《FT 中文网》垃圾邮件。 ...

童年痛苦的经历,过后温馨的回忆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韩国电影《The World of Us》,觉得很好。电影并不是题材很深刻,引人思考;不是演员演技高超,主演实际上都是小孩子;不是情节动人心弦,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可能很个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这恰恰是我觉得这部电影高超的地方。 童年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有自己喜欢的伙伴,有时候也会与某些人发生矛盾,决定“不和他玩了”。我记得以前小学时,老师为了惩罚一个同学,让全班同学都不和他说话。这给他的压力应该是很大的,当时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我和他本来就不熟悉。 如果是自己的好朋友,疏远自己,那可能就是很伤心的事情了。电影就是以这个事情为中心展开的。一个被疏远的同学,突然遇到另外一个被疏远的新同学,很快彼此成为好朋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自己再次被疏远,曾经的好朋友开始因为误会、挑拨等原因,变得陌生甚至敌对,互相伤害。故事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果,实际上是戛然而止的。主角通过弟弟的话,似乎有所感悟,原谅了那个令自己伤心的以前的好朋友。弟弟的意思是,即使朋友之间互相打闹甚至伤害,但过后还是要在一起玩的,不然就没得玩的了。 童年在回忆里总是给人以“无忧无虑”的感觉,这当然是成年人的看法。童年也可能是很痛苦的,时刻觉得自己是被伤害的。这些感觉和事情,在大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在看这部电影时,就有这样的感觉,认为电影所呈现的都是孩子间的小纠纷,很可能一会就和好了。所以,我看电影过程中一直有“很温暖”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电影拍摄的场景是在韩国居民区的夏天。 成年人可能也有自己的烦心事,这是孩子们无法了解的。成年人自己可能认为这很重要,但这只是角度变得,可能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所烦恼的事情,一个阶段看另外一个阶段,就觉得那事情无所谓,可是身处其中的人则有相反的感受。 这样一部我看起来很“温暖”的电影,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如果说意义,或者说思想,我觉得就是要对烦心事、烦心人坦诚相待,这些事情、这些人(朋友)可能令我们很痛苦,我们也可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继续生活、继续做朋友才是明智的。过了这个阶段,再看这些事和人,都风轻云淡、不值一提了,不是吗? 我不清楚从电影中还能够挖掘出什么意思来,比如电影中突出的一个“反面”角色,她故意孤立主人公,伤害主人公。还有就是父母亲的婚姻状况,给孩子的影响。 越来越多地,我不再...

对慈善的一些新的认识

我是通过资中筠了解到一些关于慈善的信息的,主要是她的《美国十讲》和《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慈善(Philanthropy)这个词据说有“爱人类”的意思。想想这样一批人,力所能及地投入精力和资源去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就觉得很了不起。 这些人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他们很能赚钱,通过合法的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超过了自己能够正常使用的范围。而他们有没有把财富完全留给下一代的意思,因为那很可能会害了下一代。所以,把这笔钱拿出来做慈善,并逐渐地让专业人士而不是自己来管理自己的财富,但总体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造福社会。 如果没有读资中筠的书,我是不知道真正的慈善原来是这样的。 印象里,记得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说,接受某某人资助的学生居然不写信感谢出资者,是不应该的。我当时也觉得这没有问题。可是读过资中筠对慈善的文章后,觉得如果出资者只是出于帮助他人的意图来资助学生,那么学生写感谢信或以其他方式表示感谢,就不是义务了。 捐赠者和被捐赠者之间应该没有什么义务和责任。感恩戴德当然是可以的,但不应该是必需的。捐赠者也不应该有得到什么的打算,哪怕那仅仅是精神上的感激。因为,你如果真正的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做慈善,而且做得很好,那么造福的就是社会,不应该夹杂名誉上被肯定的要求。 再一个就是高级的慈善是解决根本的问题,而不是表面问题。比如穷人的困难,给予其物质帮助属于慈善,更高级的是解决其贫穷的原因,因为前者很容易造成穷人安于现状,等待施舍。我以前有一个想法:如果贫穷者安于贫穷,对能够解决其贫穷的帮助无动于衷呢?我想,外界是不可以强制某人去改变贫穷的,但外界的努力确实可以使那些愿意改变困境的人得到帮助。这就是说,不可以以某一个特例来看待事物,事物的作用范围是整体,作用的效果也是整体,整体平均或大多数的改变,不会因为某些个体的不改变而失去意义。 有几个慈善的原则,我觉得是很好的。 出资者要完全自愿。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拿出一些钱来做慈善事业,无论多少。当然,就有不做慈善的权利,这不是强迫的。或者钱多的人就应该多捐。 出资者不可以干预资金的使用,而是雇佣专业人士来花自己的钱。开始的时候,出资者能够影响钱财的使用。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有远见的人士,所以其确立的领域都是后来慈善事业关注的重点领域。逐渐地,出资人就与花钱的人区分开了,从而形成慈善事业的专业人才群体,这批人很懂得如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