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看到一篇 文章 ,探讨了如今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与乔布斯以前设想的样子的巨大差别。确实,现在手机越来越强大,可玩的东西又越来越丰富,使人似乎不可能离开手机,有意或无意地查看手机可能是许多人的日常动作之一。 文章作者说,乔布斯所设想的智能手机应该能提升人们使用手机的某些功能的体验,而又不占据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商业模式的发展和经济推动力改变了这种愿景,手机几乎无所不能,人沦为手机的“奴隶”,而非主人。 昨天我看了一篇介绍伊壁鸠鲁哲学思想的文章(资中筠翻译的《哲学的慰藉》第二章),其中有类似的看法。伊壁鸠鲁认为人必须要快乐,而快乐由三个要素组成:友谊、自由、思想。 友谊就是有人关心自己,自己也会关心别人,关爱不以世俗标准为参考,朋友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自由,是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简朴生活换取独立、自由。思想,则是对若干烦扰自己的事情、事物进行理性思考,“思考”就可能使人摆脱焦虑、烦恼的状态,有焦虑,也许是没有理性思考的原因。 其中的第二点“自由”,我觉得指的是追求一种相对简单、平淡的生活,不对物质享受有太多的欲望,不为自己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花费心思。在智能手机这个议题上,如果遵从伊壁鸠鲁的理念,就是尽量少的使用手机和应用,只使用能够提升自己生活品质的、必不可少的服务,而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后者可能损害自己的身体或精神健康。 这种对简单、自由的生活的追求,并不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物质文明、人类进步的要求。人类社会现在可以说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时代,不知疲倦地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如果没有这种欲望也不会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 如何生活并不是一个对错问题,而是一种抉择,或者说思维方式。欲望驱动着进步,哲学指导着幸福。伊壁鸠鲁的哲学——据书本上的介绍——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如何保持幸福。 书上说,幸福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生活的目标。人们看起来都会生活,都知道幸福的重要性,都在追求幸福。然而,根据伊壁鸠鲁的哲学,如何生活也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提供指导的,就好比人身体生病了需要医生发表意见一样,人自己并不一定清楚自己应该怎么生活才能幸福,人自己的预估并不可靠。 在这里,对“如何生活”向人们提供指导的人,就是哲学家。 回到乔布斯的话题上。我并不认为乔布斯以前所设想的智能手机或者说生活就是比现在更好的。他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