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1的博文

攻击媒体

老梁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大意是“真、善、美”三者中国人更注重“善、美”而往往忽视“真”,因为“真”会伤人而“善”与“美”不会。这种现象值得重视,基于虚假的“善、美”是不能长久的,根本还是要“真”。怎么“真”,我认为得有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机制。 一段时期内我在 YouTube 上看了方舟子了许多视频。说实话,我挺佩服和尊重他的。除了科普,他还经常“揭假”,意在“求真”。此外,他经常发表批评性言论,除了个人还有政府。我觉得这都很难得。最近他“打假”的对象是一个医生——张文宏。起因据我了解是那个医生的博士论文综述部分和另外一篇论文的内容相似度较高。 《卫报》最近 一篇文章 报道了张文宏,说国际媒体称他是“中国的福奇”。方舟子发推文反击《卫报》,说此文“肉麻吹捧”张文宏,简单提了张剽窃的事,把“报道写成人物宣传”。 英国《卫报》发了一篇肉麻吹捧“中国福奇医生”张文宏的文章,最后只简单提了一下,因为有人不满张文宏的防疫观点指控其博士论文剽窃,被复旦大学否定了。把新闻报道写成了人物宣传(记者貌似中国人),这么烂的报纸,还好意思要捐款,尽早倒闭吧。 pic.twitter.com/gCyO5dl3bK — 方舟子 (@fangshimin) September 13, 2021 方之后的一则推文指出此文作者是一个中国人,他说“西方媒体负责报道中国事务的记者要么本来就是中国记者要么找中国人当“研究员”协助报道,水平和中国媒体也就差不多。” 我不确定此文作者是否是中国人,这不是我所关心的。我以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可能写出好的报道和差的报道。关键还得看内容。 我读了一篇《卫报》的那篇文章,不能同意方的评价。我认为他偏颇了。(1)此文内容不在吹捧张文宏,而是指出像张这样的专业人士能够使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言语传达关于新冠疫情方面的讯息,很重要也很有效。尤其特别的是张来自于体制内,“技术官僚”一般不这样说话。 (2)文章提到了指控张剽窃的事件,引述了复旦大学的调查结果,我觉得作为一篇介绍张的文章,已经足够。可以有一篇甚至多篇文章专门分析张是否剽窃,但此处简写也没有什么问题。道理就是,我们讲述张文宏这个人、这个著名医生的时候,可以有各种角度,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而不是说一提到他就必须讲剽窃的问题。更何况官方的结论是否定的,即使你不认同官方的结论,那也是存在争议的一个话题,“争议性”就在于没...

变革

最近每天晚上我都会看一集 CCTV 2014 年拍摄的纪录片《甲午》( 第五集 YouTube )。我觉得讲的挺好的,冷静中带着一些反思。中日两国几乎是在一个时间开始睁眼看世界,而且大清一开始的发展看起来比日本实际上更好。可是最终怎么甲午战败了呢?我想这是这部纪录片试图回答的问题。《罗辑思维》几年前也有两期节目专门讲甲午战争,我听过很多遍。 央视的纪录片介绍了清国败给日本的原因,比如日本对大清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他们对人才的培养,等等。其中可能是最重要的,而且也是不少人所主张的,是两国在改革、 革新 方面的深度。纪录片部分引用了梁启超评价李鸿章的的话。 他说 ,“吾敢以一言武断之曰: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此近日举国谈时务者所异口同声,而李鸿章实此一派中三十年前之先辈也。是所谓无颜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其适形其丑,终无所得也,固宜。” 清廷试图保留旧有的制度,只学习西方器物方面的优势,事实证明制度也是远远落后于西人的。改的太慢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朝廷被彻底推翻。近代中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和挣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是其中最痛苦的阶段之一。现在可说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不过无法否认的是,我们仍然有改进和变革的空间。一种担心是被“全盘西化”,我最近重读资中筠的书,她说这不可能。你的传统、文化、境况很难被彻底“西化”。能够学习的,我认为是别人好的方面,前提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承认差距,不排除这种情况,主动的吸纳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好的因素,使之为自己所用。 西方社会,例如美国,也是在不断地变革和进步中。美国现在一些普遍为两党所接受的事务在几十年前可能还被视为“社会主义的”。直到现在,社会民主派分子 在年轻人 中仍然占据较大比例,反映的是年轻人对变革的要求及对现状的不满。变革太快太急甚至变成“革命”,破坏力大,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并不一定合适;不变或者像清廷一样“走回头路”也会造成危机。好的路径是一点点的变,逐渐的改善,如何变革属于政策讨论方面的事情,方向和原则则应该形成共识。

芬芳年华

冯小刚 2017 年的电影《芳华》以我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代背景为舞台,展现了几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同时又显示了个人的人生道路因时代变化而跌宕起伏的场景。看完之后让人思考:你想要的人生是什么?你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经历过年轻时代的人,则会回忆自己的芳华年代,是否有些人、有些事仍然留在记忆里。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好看的地方。 故事的一条线是年轻人之间的爱慕之情,主要是一个“三角恋”。这种爱情故事发生在一个小环境中——文工团,这个小团体跟许许多多类似的组织一样有矛盾和勾心斗角。大环境则是文化革命,革命热情和对个人的“资产阶级情调”的压制,也是一对矛盾。不过这部电影到没有特别描述文化革命,它的重点仍然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 两个人被视为“坏人”——何小萍以及后来“出事”的刘峰。他们俩的命运是悲惨的,最终相依为命成为知己似乎是必然的。这些人的人生和命运结局,跟那个时代的特殊场景以及变化息息相关。这可能是电影的另外一条线,也就是一个个弱小的人被时代潮流席卷而飘荡、自己无法把控的感觉。 老梁在讲情商课的时候有一期谈“烂好人”刘峰,我个人认为是有些偏颇的,至少电影没有专门表现这一点。刘峰确实是个好人,“活雷锋”,不过他频繁遭受到打击,最终的结局也不是很好,这可能就是人生,跟他是否是“好人”关系不大。 我以为电影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1)曾经美好、痛苦的青年时代。其中重要的成分是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受伤。(2)人的命运相比于时代变革所显的微不足道的样子。把握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是一种幻想和虚妄,实际上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尤其是文化革命那个年代。 有一种理念我认为是很不错的,我印象里感觉奥巴马好像说过。这种理念是,一个国家、社会如果到了一代人手里,由这代人去治理,那么本着对下一代人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把它建设的更好一些,至少比我们接手时要稍好一些,这样下一代人——我们的后代——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把它变得更好。 没有法治的时代,人的命运、生活、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得试图建设一个法治社会,一个越来越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的社会。这并不容易,很多人并不相信形成文字的“游戏规则”,还有一些善于利益游戏规则而不是一以贯之的遵从它。取得变化的途径很简单但会比较漫长,那就是逐步改善,多一个认可法治的人,就少一分抵抗的力量。一个个法治方面的胜利,最终会形成一股力量,使我们的社会在法治方面形成共识,任...

小惊喜

几个月前我才知道手机有个 “Rules”功能 ,在“设置 - 系统”里。用户可以选择某个位置或者某个 Wi-Fi 网络,当手机进入那个位置区域或者连入一个网络后,自动启动“振动”、“勿扰”或者“响铃”。比如一个人往返于公司办公室和住所,如果两处都有 Wi-Fi,那么设定两个“Rules”(规则),就可以使手机自动变成静音状态又可以自动解除。上班时如果在开会,突然手机铃声响了,并不很合适。现在每当我回到家中时,手机接入家里的 Wi-Fi 网络,设备自动从静音、振动状态变成响铃状态,特别方便。 说到“响铃”,几个月以来我只保留了电话来电声音,其他一切声音——特别是信息和各种应用的提示音——我都将其变成静音或振动。我觉得这个变化对我的好处更大,因为这能够使我不经常的被通知所打扰,一些不重要的新闻通知我可以等到自己有空的时候一下子看完,而不是老是有提示音,似乎催着自己去看一样。 还有两个惊喜来自于我之前很迟疑要不要买的东西:电动牙刷和蓝牙耳机。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这两个东西都不是我所必需的。不过我用了之后发现自己可能很难再离开它们了。确实很方便,关键是能够提升生活的满足感。

YouTube 宝库

经常性的我会下载一些可能不错的电影,放在电脑上慢慢看。不过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完整看一部电影了,因为大多数时候我都在看 YouTube。最近我看了一些中文 YouTube 创作者的内容,包括一些名人演讲以及时评类的东西。我觉得 YouTube 真可谓一个宝库。 形式上看,视频确实比文字、图片、声音更有吸引力。一段有趣的文字或几张图片,比不了一段视频能够让人在它上面花费更多时间。YouTube 不久前推出了短视频 YouTube Shorts ,为了应对如 TikTok 等短视频的竞争。 除了视频,我个人比较喜欢而且看好播客(Podcasts),闭上眼睛或者开车、坐车时听播客获取资讯、观点,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体验。 我说 YouTube 是一个“宝库”除了视频内容更具影响力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内容的繁杂和多样性。各种观点都能够找到,因为观点不同乃是社会的现实,不同受众需要接收自己认可和喜欢的观点。 与此同时,YouTube 也在标签化或 打击 传播虚假信息的视频,最近和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关于大流行方面的言论,包括 GOP 助推 的反疫苗叙述。作为言论,即使它不靠谱,也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如果它严重影响了社会比如很多人的生命,该怎么做就看这个平台的社会责任以及舆论压力了。Facebook 平台上一则关于疫苗怀疑论的贴文 非常流行 ,它实际上也采取了 一些行动 。 我觉得对于各种言论,任何一个平台都需要平衡言论自由和责任两者带来的压力。没有言论自由,一个平台会丧失活力及吸引力;平台和服务一般也都有隐私和服务条款,其中有一些政策涉及到用户使用权问题。比如 YouTube 的“ 社区指南 ”就明确什么违规行为会遭受到处理。换句话说,加入一个社区有若干规则需要你去遵守,你必须服从游戏规则而不是破坏它。 恰恰是因为一个人、一种观点、一个组织注定会吸引部分人而被另外部分人所反对,甚至一个平台也稳定的吸引某个群体作为自己的受众,所以网络平台上很难反映出真实的“民意”。再有就是“粉丝现象”、“粉丝经济”比较普遍,这不是什么应该解决的问题,我只是觉得“作为粉丝”的这种身份认可可能会遮蔽一些真实情况,关键的还是一种言论能否开阔思维,激发一个人去思考和找寻信息,而不是全盘接受或者全部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