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1的博文

无视

昨天晚上我听了一点 BBC Radio 4 的播客,其中采访了《侍女的故事》书籍的作者 Margaret Atwood 以及瑞典的环境活动家  Greta Thunberg 。这是一个非常简短的采访,大概只用了 3 到 5 分钟。我记得主持人提问她们如何应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其中肯定包括 互联网 Troll 。Atwood 的意思是直接无视它,忽略它;Thunberg 说她也不太在意这些东西,因为如果自己在意这些,就没有时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也就是:人应该集中精力和时间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上,无论这种行为是否被人理解、被人推崇、被人喜爱。比如说那些记者们,尽可能地报道事实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个报道是否被人称之为“假新闻”以及有多少人附和,有多大关系?太在意别人的认可,很容易落入一个俗套,即为了“满足谁或者一种心理”而活,这时候人就丧失了自我。 前面提到的两个人都不算是娱乐明星,后者可能更在意大众怎么看待自己,自己是否被很多人喜爱。这也是社交媒体给人制造的一种体验,似乎每个人都能够理论上成为明星,自己的言行为万人追捧。如果有很多言论是不利于自己正面形象的,自己可能觉得压抑,或者进行反击。在这类人群看来,名就是利,出名是最重要的,而且最好持久。由此我想到一个词:网红。我知道 YouTube 上一些创作者渐渐地积累了很高的人气,算是“网红”。一些人表达过 Burn Out 的感觉,即长期处于压力下的疲惫感。我估计这是因为长时间为了获取关注度(流量)而积累的负面情绪。想象一下,你必须经常性地创作内容已获得粉丝的认可。一方面是内容方面要挖空心思,另外一方面则是保持“火”的深层焦虑感。 还有一个词现在很常见:自媒体。它们和视频创作者比较类似,在意的也是流量、阅读量、读者人数。这是让我比较不太相信自媒体而倾向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媒体首先需要“火”起来,关注者众多才有可能继续下去;传统媒体已经确立品牌很多年,没有人不知道,侧重于“质”(内容)而不是“名”的可能性更大。我认为自媒体的报道,尤其是新闻方面的,只能算是观点,其中夹杂着事实和论据,需要读者辨识;传统媒体也有观点文章,但与新闻报道区分开了,读者很容易搞清楚什么是报道,什么是评论。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明星也成不了一呼百应的人气明星,所以我觉得 Thunbe...

福奇

我刚才看了一个 视频 ,是媒体采访 Anthony Fauci 的片段。他因为在关于 COVID-19 疫情的说法上与前总统川普不一致,而收到人的恐吓(信)。他对此事的看法我觉得值得琢磨。以下是我归纳的要点。 坦然面对恐吓,这是自己的工作所必须承担的。除非作与世无争的隐士,否则人的工作和言行必然让一些人不满意,尤其是发生疫情这种关系到无数人生活的时刻。 维护自己的家人。毫不留情的抨击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家人造成的困扰,因为家人是无辜的。侧面反映出恐吓行为是一种阴暗的卑鄙行径。 不怕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人总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在善意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一般我们可能倾向于听从领导的意见,无论自己是否同意。我自己经常也是这样做的。不过,这跟人的位置也有关系。如果身处关键位置,却昧着良心说言不由衷的话,则不太对。 他说他不想 Medodrarmatic 的表现出爱国情绪,当然他是爱自己的国家的。我理解的,就是不必要“夸张地表现出爱国”。实际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工作),为了国家(本质上是人民)的利益而说出真相,就是在爱国。可怕的是那些“表现出爱国”的人和事,其背后夹杂了私利和算计,算不得真正的爱国。 不想当英雄。英雄往往为万人敬仰,他则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他认为自己做的是应该做的,是自己的工作内容,做好就可以了。我认可英雄人物的品质以及事迹,确实需要很多付出甚至牺牲。不过,普通人最好不要为了成为英雄而去钻营。普通人如果成为英雄,很可能就下不来了。最好的例子我觉得是《乡村爱情》里的王长贵,最后电视剧不得不把这个人物写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角色局限性,但我认为他成为典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典型再“犯错”或者有很多毛病,很多人就会觉得不合理,实际上则是正常的。 让科学“说话”。拜登成为总统后告诉他,以后的工作可能出现问题、困难,这时候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怪谁、责备谁。我觉得这是拜登与川普非常不同的一点。政治活动因为派别问题,一方责备另一方的事情很常见,属于监督、批评的范畴。不过,这种思维模式不能滥用,比如把任何问题都归结为是某个党派的问题,这当然很容易找打击点(面),不过却简化了问题的复杂性,是一种缺乏思考的简单模式,不利于真正解决问题。 从自己的遭遇中他还看出了美国社会的高度分裂,这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因为是美国人自己的事情,我觉得远远的观察就已足够。

百乐钢笔更换墨囊

我的这支百乐 FP 78G 钢笔是 2014 年 1 月从 亚马逊 购买的。使用钢笔写写字我觉得不错,且比使用中性笔可能要更便宜一些,一瓶墨水可以用很长时间。这支笔现在和以前一样好用,只不过今年我发现它的墨囊出现了问题,瘪了,使得吸墨能力不足,而且还影响笔套的旋紧。 网络 上能够看到有人与我有类似的遭遇。 “起死回生”的办法是把墨囊更换为吸墨器。我在京东上看到这种 CON-40 的吸墨器,20 几块钱,适用于 78G、88G 的百乐钢笔。马上我的钢笔就完美如初啦! 我感觉这完全得益于标准化。按照一定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其种类繁多,其配件、零部件仍然能够通用,很好地保障了用户的利益。

求真

我曾以为人们有一些明显是错误的或者缺乏事实依据的言论,包括阴谋论,是因为他们读了具有误导性的文章或者接收了其他形式的材料。逐渐地,我修正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原因大致有 2 点。(先声明:a. 暂时想到 2 点,如果有新的发现,以后再补充。b. 本文不考虑那些带有某些特定目的的宣传者的做法,他们的行为无法解释,也没有必要解释。) (1)偏见。首先给一个对象定位,如果自己与这个对象不属于“同一阵营”,马上反对其如何看法。我见过一个人特别讨厌方舟子,发自内心的那种,刻骨铭心的那种。我给他提出的问题是,他的言论、看法,怎么可能全部错误?这是不可能的,概率上都不可能。我的意思是,要看具体的事物和言论,而不是先入为主、一概而论。 我也喜欢偏见这种东西。譬如一个媒体发布一篇文章与我的看法比较抵触,我使用偏见可以将其列入“假新闻”行列,这时候我就有足够的理由不去读这篇文章,了解它的论据和思考角度。很容易的,我变得“偏听偏信”,自我感觉还不错。 为了破除此问题,我试着看一些此前我“不屑”的媒体和内容。静下心来,平心静气的,了解其观点和论据。如果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内容不真,那就忽略它;最有益的地方,我认为在于读一些评论文章,因为那是一种思维的展现。作者说的至少他自己认为有理,那么我就去看一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我能从中了解到什么不同与合理的地方。 很难说我在这方面做得够好,实际上还很不够。不过我已经转变了自己之前的看法,即不值得与自己看来“明显是荒谬和错误的”观点进行对话,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交流”。我们很难说自己就掌握了全部的事实和真相,我们更不可能总是处于最正确的那一方。 我历来认同偏见的存在。所以,“有偏见的报道”这种反击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人能够脱离偏见,彻底的客观。能够做的,我认为是读者保持一个相对开放的心态,尽可能不先入为主。 (2)懒惰。偏见我们每个人很难剔除,但懒惰我认为绝不应该成为一种理由。不过很多人是倾向于懒惰的。比如小时候看电视剧、电影,最想要知道的就是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后面就好办了。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对懒惰的头脑非常有吸引力。我只需要判断你的立场,只要跟我不同,你就是错的、坏的、邪恶的。这多简单。我看不到这里面有对立场之外事实、道理的分析,因为那比较困难,需要调查研究,还可能是一团乱麻,懒惰的头脑是没有动力做这些事情的。 如果人是因为偏见而相信阴谋论...

English Learning

I remembered that I had write a blog post before in English. While, I forgot the topics that I want to elaborate in that post. When I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old me that there were four compon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which wer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Almost 15 years later, I just found that I only learned how to read and listen English, no barely nothing about talking or writing.  My plan is that I need to put more time on English speaking. Unlike Chinese characters, English words always have multiple parts on pronunciation. The mouth and tongue should be moved continuously when we are talking. If you speak English in the Chinese way,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for your listeners. The Slient Spring is a book that I want to have a read long time ago. I bought it from Amazon as well as Google Play store. Most of the night I would like to read it loud, hoping that I could correct my 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this way. Speaking o...

读书的方法

我发现自己在看书的时候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即老是想着先“囫囵吞枣”看一遍,下一次仔细看再去注重细节,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下一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在看很多书时都这样默默地告诉自己,导致自己可能读了一些书,但都没有深入的去读和思考。 现在我认为读书需要有节奏,能够轻重缓急,熟练运用。有的书比如小说可以快速地浏览,而有的则需要仔细地研究,看慢一些,效果会好一点。 我昨天开始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书。写的文字流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就我所看到的内容来说)。我以前只知道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有各种“子”,分属于不同的“家”。经过冯友兰的介绍,我了解到一些新的内容,儒家、道家思想并不是我之前印象中的样子了。 以前历史课本和老师都提到过“合纵”、“连横”这两个词,我大约知道那是什么回事,不过为什么那样称呼,是冯友兰的介绍让我彻底明白了。 冯友兰的这本书还有一个特色是,他对西方哲学思想也非常熟悉,时不时进行对比,我觉得是很不错的,能够增进理解,或者开启另外一个新的阅读方向。我之前读过罗素《西方哲学史》的部分。

播客

播客真是一个不错的东西。很多东西都在那里,比如相声、评书、新闻、评论、故事,等着你去听。我总是听着这些声音入睡的。有那么两个夜晚,可能也是因为喝了绿茶,节目越听人越兴奋。近期在 Google Podcasts 我主要收听三个节目,梁文道的《八分》,《声东击西》,以及《故事 FM》。最后一个节目曾经还被《纽约时报》 报道 过,挺有特色的。 播客似乎比视频给人的刺激小而作用更大。晚上睡觉之前或者早上起床前,都可以通过播客听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包括新闻。也许是因为播客的盈利渠道有限,有的完全依靠听众捐款支持,所以它不如视频那样内容巨多。但播客节目能够收听的场景有很多,Google 播客还可以在电脑上面收听。这确立了播客的优势。周围环境安静的时候,听一下播客我觉得不错,相当于听音乐,而又有一些信息量。 我试着写了几篇关于播客的博客文章,是因为我觉得有些播客内容确实很不错。不过逐渐地,我发现其质量也不一定,有的我并不喜欢。无论是梁文道的播客,还是《故事 FM》,后者的讲述者有的很会讲故事,有的则相对一般。这让我想起了播客内容基本是比较没有算法的,有些好比与以前的博客阅读器。你订阅了什么,它的所有内容你都可以收到;你看到的也几乎都是你订阅的。会有一些基于内容的推荐,但并不显著。肯定不如 YouTube 那样,用户看到的视频全部是根据其观看历史量身定制的。YouTube 有时候能够推荐一些对用户来说相当“不错”的视频,从中能够看出其算法的先进和进步。这直接促使用户很容易一下子看很多视频。 播客基本上就是以前的广播,只不过现在是所有人都可以当“播音员”。传统的广播媒体现在的影响力几乎很小了,至少国内应该是这个样子,我几乎没有听到人说自己有听广播的习惯,可能就是在开车的时候听一下。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倒是培养了听广播的习惯,那时候没有电脑,没事就听广播,还搞清楚了各种广播节目的大致时间,每个星期都爱听老梁在《中国之声》的节目,地方台则有各种相声和评书连载。 音频、声音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实际上是挺高效率的,对着话筒说话就可以了。我看 NPR 就做的不错,它有很多播客节目,五花八门,有新闻也有好多文化类节目。希望汉语的播客节目能够越来越多,不过这也取决于听众的多少。有大量的受众,节目自然就会多起来。 延伸阅读: 虎嗅网 的一篇关于播客的文章。

假新闻

昨天晚上听了最新一期的《八分》。很多听众可能对于“2020 年美国总统大选存在大量舞弊”是个“假新闻”不以为然,反而认为报道不存在舞弊情况的才是假新闻。梁文道用了较长时间解释假新闻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假新闻容易传播的更广、更快。 我对于国内和国外的中文互联网都没有多少参与,不过也能够从一些人对比如“纽约时报中文网”Twitter 账户的言语里感受到一种情绪。简而言之,就是川普的粉丝真的很多。 坦率说,川普的一些言语我还觉得挺有趣的,至少不那么沉闷,比如他造访一个学校和学生沟通,以及在白宫接待记者们的孩子的场景。我特别不能认同的,是川普对于现实世界的随意性。美国媒体将他的不确切的话称之为“谎言”,我认为是合适的。人们快搞不清楚他到底说了多少夸张而不符合事实的话了。 我同意梁文道的一个评价,就是:川普这个人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但他绝不是一个笨人,我想。实际上他很聪明,是商人的那种聪明。他清楚自己的支持者喜欢什么,而只需要这些支持者就能够确保他拥有权力。他也不需要演戏,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去讨好选民,而只需要“本色演出”,人们就喜欢。这里面应该也有民众对“职业政治家”厌倦和厌恶的因素。 我知道 2020 年大选结果出来后,不少人跟着川普一起揭露选举舞弊的证据,证据还很多呢,非常充分。但这种证据的前提是,有无数人——就像梁文道说的那样——包括大多数美国的主流媒体、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重要媒体、美国法院、地方选举官员和工作人员、民主党人需要联合起来反对川普一个人。 通过这个事情,测试出很多人到底是信仰民主价值观,还是崇拜某个实际上可笑但“情人眼里出西施”而肯定非常伟大的人。通过川普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毫不在意民主政治等基本原则,更不用说共和党人所信奉的执政理念了。不过他的支持者众多,所以共和党在 2020 年党代会时根本 不考虑 自己的执政纲领了,只要确保川普受欢迎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国会暴力事件发生后。 由此看出,美国的党派政治已经发展到非常低级和恶劣的地步了,政客为了选票可以不考虑其他任何东西,包括事实、信仰、常识以及爱国精神。没有了权力,他们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不过问题是,掌握权力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美国的问题由美国人自己去担心好了,不过我觉得倒是可以从美国那里继续学一些我们所欠缺的东西。反观自己,我认为如果你是一个相信“普世价值”的人,认为一个民主、自由、公...

中心化

有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人都希望自己被重视、尊重。昨天晚上听梁文道谈“情感勒索”,其中就谈到当一个人非常重视某个人的意见时,若对方不断地否定其判断,这个人就可能陷入一种痛苦境地,本来自己只是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却“觉得”有愧于人,自己的感情被“绑架”了。 更多的时候,是人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人与事。以自己为中心,觉得自己最为重要,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人应该及时的意识到,这是一种假象。大多数人,即使是我所认识的,也不会太在意我和我的情绪。同样的,我总是最清楚自己的情绪的变化,而对外界绝大多数人的感受没有兴趣。当一个人真切的重视另外一个人的情感时,这就是爱。 以自己的视角看待世界,是人的一种本能。不过人如果完全以本能行事,容易出问题。情商高的人,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视角,只是他们会转换视角,试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别人的意图、需求,从而做到通情达理。老梁在“情商课”中谈到了 “自我意识过剩” 的概念,我觉得说的就是完全从自己角度看人和物,而没有转换角度的意识的情况。 正是因为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并不十分在意我们的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还是以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对方的话,容易出现矛盾,也就是老是感觉到别人在针对自己,瞧不起自己,压制自己,等等。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不可以太过于“中心化”的话,或者对方能够投我们所好确保我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这种矛盾就被化解了。 更大范围的说,我认为这涉及到一个人的“格局”的大小,好在这种素质可以通过注意与培养形成。总是把自己的需要置于优先地位而不能意识到其他人的想法对于当事人同等重要时,人的情绪容易波动,表现为愤怒和郁闷,这并不好。如果我们尝试“原谅”(实际上是忽略)他人的“错误”,而稍微放低一下自己的重要性,就会是另外一种天地了。话说回来,人也有一些“核心原则”和利益诉求,这是不应该放弃的,否则就失去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