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2的博文

容忍

前些天讨论很多的是 苏州警察 和女孩穿“和服”的事情。有说警察做得对的,也有批评的。这让我想起我经历的一个小事情。我一直喜欢拍摄一些景点或者商户,然后上传到 Google Maps 里,像我这样的人被称作 Google Local Guides (本地向导)。我以前在城市里走会到处拍摄,晚上回去就上传到 Google Maps 里,有的还会附带上评价。有一次我站在一个政府部门围栏外面拍摄,靠近其大门还离大门还有 20 米左右(那个部门是个矩形的院子,大门在长边的中间,我大概在两个边相交的直角附近)。大门那里当然更好,因为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牌匾我想拍。可门口有警卫站岗,我没有去。即使这样,还是有一个穿制服的警察来盘问我。我删除了照片,告诉了他我的基本信息,他才放心。过程中,他没有打开执法记录仪,我表示要投诉他。他说你随意。他的态度让我比较气愤。我后来打电话到公安局投诉,对方接电话后给我感觉没有要处理此事的意思。我向那个接电话的女性确认:你跟那个被投诉的警察是一个系统的吗?她确认说是的。我当时就无语了。我当时了解到,自己监管自己不靠谱。而且我觉得我有权利在公共场合拍摄照片、视频,警察无权干涉。也许这个部门太重要了吧。 女生穿和服,我是觉得警察做的不太合理。别人穿衣服什么样,完全没有必要和道理去干预。穿和服可能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但容忍这种事情其实更重要,是一种素质,一种心态。这就延伸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面对我们不喜欢的观点、做法和态度的人,我们怎么办。容易起冲突,至少是不高兴,我想是普遍情况。这里有一个界限,即对方的言行是否真的影响到自己了。譬如说言语骚扰,就不是能够接受的;可是如果是别人穿衣服的自由,我觉得不喜欢不看就好了,没有必要上升到爱国的高度。 我自己的体会是,并不容易接受、喜欢那些批评自己或自己不喜欢的言论的。不过民主社会,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容忍那些跟自己不同的人,尤其是反对自己的人。言论自由原则的应用,说起来很简单但实践却比较不容易,需要强大的内心。我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是那些我自信自己的观点、信息更准确的内容,这时候哪怕有不同的看法,我也能够坦然接受。我需要锤炼的,是如何面对批评自己、反对自己意见的情形。有时候自己心里面确实不高兴,会抗拒。其实有的批评或者挑毛病,如果自己认真对待,是会对自己有好处的。人确实喜欢恭维自己的话,拍马屁总是有市场,不得不这样感...

Google One

购买 Google Pixel 手机的一个好处是能够有免费的 100 GB Google One 可以试用。这个大小空间的存储如果付费一年是 20 美元,也挺便宜的。我之前免费的 15 GB 空间使用了大约 40%,就觉得有点多了。再往后肯定需要付费。因为现在 Google Photos 的照片、视频都不是免费无限空间了。 比较而言 Google 还算是慷慨的。Apple 提供的 5 GB 几乎什么都存不了,必须频繁的删除照片,清理空间,稍不注意就超过 4 GB,然后就可能收到烦人的提醒。 Google One 除了提供大存储空间,还在 Google Photos 里提供了若干照片处理功能,免费的用户不能使用。这是给 Google One 增加附加值。我觉得也蛮好的。 把照片、联系人和文档存放在 Google,会使人在不同设备间切换很容易。Android 设备比如 Pixel 就不用说了,即使 iPhone 也有与 Google 账号的整合,后者的数据会自动更新到 iPhone 里,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因为 iCloud 空间太小,如果没有 Google Photos 那么喜欢拍照的人很快就会没有免费空间存储了。这方面 Apple 可能也赚了一大笔钱,不过我觉得 Google 赚的(通过 Google One)更让人满意、服气。此外,把照片、文件放在 Google 也让人比较放心。

少用社交网络

过去几个月我使用社交应用的频率可以说是很高的。有时候会频繁的查看 Twitter 页面;Instagram 和微信使用的也很多。反思一下,觉得自己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可以用来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准备少用一些这些服务,主要是 Twitter 和 Instagram。微信因为跟生活、工作密不可分,很难不去使用它。 少用并不是不用,我仍然觉得它们是不错的社交网络,能够方便人与人之间联系,也是一个展现自己的好平台。不过,如果使用不当,它们会给用户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除了浪费时间还会产生压力。Twitter 上有不少让人“兴奋”的东西,有可能是知识,更多的是新闻和观点。看到这些,与这些内容“互动”,会让人感觉良好。可是要是“沉迷”其中就有麻烦了。 我感觉部分 Twitter 用户是通过这个平台打造自己的“粉丝”而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绝大多数普通人则不是这部分人,而更可能是“粉丝”群体。容易出现的一个状况是,用户可能没有心思和耐心去读比较长的高质量内容了,而是习惯于消费那些相对简短的东西。时间长了,人更不愿意去真正的阅读,同时也就欠缺了思考,这样是不太好的。  少用社交网络平台,其实就是在偶尔以及恰当的时候,分享一下生活和心情。“恰当”的判断因人而异,我觉得应该是对这个人来说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时刻。频繁的分享或者不断的刷新,越看会觉得越空虚。我想念以前几个月不看 Twitter 等社交平台的时候。这次反思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出改变。 以前我会删除账号来远离一个服务,之前删除过一次 Instagram。现在我不会这样做了,只需要减少使用频率,我觉得就可以了。我把这些应用放到了一个文件夹里,要求自己不去经常性的打开它们,逐步减少使用它们的次数和时间。因为使用 Twitter 的时间过长,我使用 Google 服务的时间都减少了。

政客孙科

八月底我开始重读高华这本书。现在主要是把书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写孙科的论文看完了。以前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孙科这部分就没有兴趣,跳过了。现在仔细看看,有点收获。 孙科在政治方面是属于非常善变的一类,从左到右常常变化,时而批评蒋介石,时而跟他结盟。高华的这部分论述解释了这背后的原因。孙科是有他的道理的,有时候是局势使然,有时候又是不得已。 由此我联想到一般的政客,其实也差不多,比如说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话,这往往被攻击为“虚伪”(Hypocrisy)。可以说确实是的,但在政治活动中可能少有人能够长期保持一致性,风云突变的时候为了政治资本和利益,“闪转腾挪”可能都是必备生存技能了。其他人如果处在那样的位置和情形中,未必不会作出那些选择。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情况很多,也就是从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很容易陷入“不理解”的陷阱。其实都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当事人的抉择肯定是其认为最为合理的一种选项。 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客还是普通人,也应该有所坚持,对于信仰、价值观或者理念。“突变”的过于夸张和频繁,缺乏中间的过渡阶段,只能说明这个人善于见风使舵,毫无原则。所以两者之间是比较合理和普遍的,走极端的情况则相对少见。 孙科在政治方面的不断变化,源于一个矛盾的方面:既想维持和确保国民党的领导,又看到国民党统治的诸多弊病。所以他时而支持共产党,呼吁宪政民主,时而反对,讲“国情论”。他虽然地位很高但不掌握实权,在军队中没有影响力,所以往往成为蒋介石利用的对象,尽管他也常常严厉的批评蒋。我的一个困惑是,为什么蒋对孙的批评、指责以及建言没有关注?因为孙说的至少部分是事实。是蒋知道而没有采取行动,还是毫不关心,不得而知。我猜测蒋也有自己的理由。

失利

代表怀俄明州的众议员 Liz Cheney 在共和党初选中失利,她随即发表了 败选演讲 。她是极少数参与调查 1/6 冲击国会事件并批评 Trump 的共和党人。很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她在党内初选中大败给对手,后者是 Trump 所支持的。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 在败选演讲中 Cheney 首先说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当选举结果出来后,她立即联系了选举对手,承认自己败选,选举已经结束(补充:接电话的也就是初选获胜的那个候选人,在 Fox News 上说没有接到这个电话,只有 2 秒简短的话。这个候选人 似乎撒谎 了)。跟她这种党内初选一样,如果一个总统候选人发现自己已经失败了,也会赶紧发表败选演讲,承认失利,并恭喜对手,Hillary 在 2016 年就是那样。以前的总统候选人也有很多那样,唯独 Trump 不那样,至今仍然不承认自己失利,确实独特。 她还 引用 了林肯以及格兰特的事迹,“引经据典”,容易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她的演讲的落脚点是尽管自己失利,但爱国的心更坚决。作为共和党人,她说她更爱国,虽然也认可和相信共和党的价值观。尊重事实、不说谎、抗击阴谋论,这些让她失去了选票,不过她认为国家的基础比自己的权力、职位更重要。她 可能 会竞选总统,纠正已经“变形”的共和党。 除了政治竞选失利,我还联想到了很多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失利的情形,其实人经常会遇到这些类似的挫折和失败,遇到了就得去面对,无论自己愿不愿意;而且还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可以消沉。Cheney 知道自己为什么失利,并愿意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去承受失利的后果,对于政客而言这不容易。因为有一些不可违背的原则或者底线,她不去突破。我们普通人如果也坚持一些重要的底线,有自己的价值观,用这些价值观指导自己,那么即使遇到挫折或面对大多数人的不同意,也不需要害怕,可以自信的面对。 心胸或者气量狭小的人才不敢面对失败,怕被称为“失败者”。其实,失败的人如果坚持了原则,那些普世的价值观,虽败犹荣;成功的人,假如是投机取巧,也不值得欣赏。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后都会消失,绝大多数人如过眼云烟般留不下什么。能够留下的的唯独那些正义的理念和知识。如果看的长远一点,暂时的落败、失利、受挫折又算什么呢。

读《论美国的民主》

记得我曾经上研究生时读过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对书中他提到的美国地方的自治有深刻印象。新英格兰地区,首先是一个镇的自治,而后形成城市和县,最后才是州(State)以及最终的联邦。人民首先习惯于地方的自治,自我管理,形成团体是后来的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事情的决策也在地方。形成州和联邦,是把部分权力集中在一起;剩下的权力仍然在地方。 我现在读到这本书上册的后面部分。他讲到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我的体会是,言论方面如果自由了,宽容了,就可能避免其他暴力冲突。小时候会说“君子动口不动手”,那时候还觉得有点“懦弱”,其实这个道理很明显:只有讲不清楚道理的才想动手压制别人。 托克维尔对民主制度的认识很到位。我摘录了一段话,他这样说:“ 民主并不给予人民以最精明能干的政府,但能提供最精明能干的政府往往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使整个社会洋溢持久的积极性,具有充沛的活力,充满离开它就不能存在和不论环境如何不利都能创造出奇迹的精力。这就是民主的真正好处。 ”意思其实就是说,民主社会人民有充分的自由和天地去发挥才干,处处充满活力,这应该是他观察美国社会的感受。 还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假如在你看来政府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使整个国家拥有尽量大的力量或尽量高的荣誉,而在于使国内的每一个人享有更多的福利和免遭涂炭,那么,你就得使人们的身份平等和建立民主政府。 这种看法跟资中筠的说法比较相近。我们有时候会说秦始皇统治时期国家强大,但老百姓真的很幸福吗?并不一定。近代中国遭遇了很多耻辱,“一雪前耻”的想法应该说是很合理正常的,所以我们许多人会将国家富强强大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一部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应该更关心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幸福安康,即他们的权利是否得到满足,是不是平等、正义的覆盖面在扩大,等等类似的问题。 我现在读到了他讲述民主社会“多数人暴政”的部分,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分析。

基金会

昨晚看了王志安谈基金会的一个 视频 ,跟最近的“丁香园” 被禁言 事件有关。对于基金会,特别是外国的,我通过资中筠的那本书《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有所了解。王志安所讲的,其实那本书里有更全面和详尽的阐述。美国的公益慈善和基金会特别发达,仅仅看 PBS 的节目就能够知道,很多大大小小的基金会资助了 PBS,有许多是家庭命名的。美国比较著名的基金会,例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卡内基基金会、盖茨基金会等,长年以来投资他们认为重要的领域,为美国人甚至全人类的福利作贡献。 我没有查证,只通过 Twitter 上流传的图片,看到有人说丁香园背后有辉瑞,我猜测是只是捕风捉影的东西。除非有证据,不能断然下这样的判断。再说,辉瑞的药品和疫苗不错,让国人享受不是很好吗? 我感觉有种思维很容易挑动国人的神经,一触碰到后面就不需要思考了。这种思维就是把任何事情跟外国人和外部势力联系起来。事情当然是不好的、不利的,好事情没有人愿意归功于外国人。似乎,只要一个东西跟外国的钱财联系起来了,那这个东西肯定就有问题,带着某种目的性。很少有人再想想证据在哪里。 也不是说没有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我是想说,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比较充分和可靠的证据。没有证据的猜测,任何理由都可以编造出来。无中生有的本事,有的人就是厉害。多亏互联网发达了,而且还有 Google 搜索,并不是说你说一句什么,不提供来源和论据,就可以被人完全接受的。我觉得质疑精神就来自这里。忘记质疑或不想质疑,给传播不可靠信息的人留下了舞台。

客观报道

几天前一个晚上睡觉之前我看到 Google Chrome 推送的一篇新浪网上的 文章 ,是转载自“环球网”的,标题是:黑了半天中国,掉下来的却是美国的“太空垃圾”。这篇文章的落脚点还是这样一句话:再次反映出这些西方媒体在对待中国时的“双标”。 搜索关键词“spacex junk australia”就可以看到不少媒体和网站对此事的 报道内容 。我看了《纽约时报》对此事的 报道 。应该说,这篇文章所转述的信息是比较准确的,应该是来自于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文章说的是 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其实,来自天生的太空垃圾,不管是来自于那个国家还是机构的, 都会 对地面上的人构成安全威胁。大家 都可以 发射东西到外太空,现在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想办法控制风险。 所以“环球网”那篇文章把西方媒体只怪中国而对其他太空垃圾来源视而不见,理解为“双标”,是不合理的。作者没有全面的看西方媒体对太空垃圾返回地球所构成安全风险的报道。而且文章开头说,“一些西方媒体却莫名其妙地蹦了出来,开始炒作说中国的火箭残骸会掉下来“砸向”地球,想以此妖魔化中国的形象”,也是不对的。(1)并不是“莫名其妙”。(2)何谓“炒作”?如果有很多媒体报道就是“炒作”,那炒作的新闻岂不是遍地都是?我觉得“炒作”的关键是捕风捉影。(3)“妖魔化”更谈不上了。 这篇文章应该是一个“自媒体人”写的。这样的内容多了,其实是在“妖魔化”西方媒体,让国人对西方媒体的内容完全不相信,不认为独立的媒体可以客观、公正的报道。以前关于新冠病毒的一则报道,我确实观察到不少外国媒体相互引用,传播一个无中生有的理论。不过情况也不是千篇一律,有更正规的媒体在自己无法确认的情况下,没有进行报道。我觉得这就是职业操守的表现。 这还让我想起以前上政治课的一个小插曲。老师在台上讲解一个幻灯片,大意是:你看,CNN 在歪曲事实,抹黑中国。当时一个学生简短发言表达了不同意见。老师没有回应,后来不了了之。这篇文章的写法让我想起了那个老师,那堂政治课。 对于媒体的报道,我觉得如果确实是故意抹黑,当然可以提出来,义正言辞、有理有据的反驳。如果是报道错误呢?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没有人不会犯错误。确实有的外国人对我们的理解、认识不充分,甚至带有偏见,这没有太大关系。反过来我们对他们也可能没有认识的那么准确。增加交流和沟通才是解决办法,而不是相互不信任。越不信任越容...

爽片《救命卡特》

昨天看了一部 Netflix 的韩语电影 Carter , 中文名《 救命卡特 》,没有比较高的评价,不过我觉得喜欢“爽片”的人一定别错过这部电影。我当时的一个感受是,原来动作片还可以拍的这样紧张。再有一个感受就是,似乎影视行业可以把任何想象出来的场景变成“现实”。 在“立意”方面不多可能是电影评价不高的原因。有限的立意也只是为了满足剧情需要而设定的。主演卡特的记忆被暂时抹去。耳朵植入一个设备,他听到指令然后去执行,似乎跟机器人一样。电影有的部分给我的一个感觉,就像我们玩电子游戏在操纵一个虚拟的人去执行任务一样。 电影采用了很多无人机视角的拍摄手法,让观众从不同角度立体观看打斗场景,这得益于技术发展,我觉得也使电影看起来更“爽”。 有时候我觉得就需要这种看起来“爽”的电影来过瘾。立意高远或者思想深刻的电影是重要的,不过也可以完全聚焦于动作,拍摄单纯的动作片。背后的思想和意义模模糊糊,让观众享受一顿视觉盛宴也不错。

急于表达

思考我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我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倾向于表达自己,有时候甚至更急迫。对于表达,我认为是需要和重要的,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喜欢还是不喜欢。对于急迫心态,我觉得自己有些过了。没有必要那样沉不住气,慢慢的,有条不紊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好了。如果别人愿意听清楚、听完全,那就表达完全;如果不能,那就适可而止。这样的好处是,自己不会觉得累,也不会作多余的、“出力不讨好”的表达。 第二,我发现我比较喜欢否决人,这也不是一个好习惯。怎么表达跟别人不同的意见,其实也需要技巧的。心胸足够开阔的人,会接受别人明确的不同意,不过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的心胸都不足够开阔。所以怎么把自己的不同看法说出来,需要技巧。 我要注意修炼这两方面素养。

借口

前段时间进行了“1 月 6 日”听证,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呈现了调查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证词表明 2020 大选之后,Donald Trump 试图鼓动其支持者冲击国会来阻挠议员对选举结果进行确认。司法部 在调查 Trump 的行为是否违法。 去年根据某些人信誓旦旦的说法,似乎选举舞弊已经板上钉钉了。其实,主流根本没有呈现任何可靠的证据来支持此说法。似乎“主流”在合谋以欺骗人们;实际上是 Trump 旁边的人在密谋传播这些讯息。这再次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阴谋不可能依靠很多人、不同的群体去协力完成,它永远是一小撮人的行动,而且也往往容易败露。 我还看到有人列举若干“证据”,大致意思是说某些媒体这个不报道,那个在掩盖。很难去验证这些说法的可靠性。更何况,没有人可以要求一个独立的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不报道,也可能是因为其内容根本站不住脚。再说,那些报道 A 的媒体,会不会也不报道 B 呢?我认为很可能。所以这种“证据”其实是很无关紧要的。我不相信就是因为媒体的偏见,导致了 Trump 又一次没有取得多数票,而且连任失败。 政治活动之所以丑恶,一个原因就是它往往充满了谎言以及“借口”。出了问题,所有人赶紧找借口,把责任推到对方那里才好。一旦有了成绩,没有人想说那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不是说这样做不可以,只是显得很虚伪。现实生活有时候也是充满着政治,所以活得比较累。 多数政客都是目光短浅的,唯一目标就是取得足够的选票,保持地位和权力。为了这个目标,说言不由衷的话或者前后矛盾的话,都没有问题。 我觉得如果政客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家,不特别在意“民意”,或许会更好。因为“民意”并不总是明智的,民意容易被鼓动和欺骗。这只是理想状态,现实中不在乎民意就意味着失去权力。更高层次的,我认为是要有某些原则作指引。 民意如果说是现实中的利益的指向,原则就是理想层面的指引。两者吻合当然最好,不过如果发生冲突,选择原则比较困难,随大流、追逐利益则是容易的。当选成为代表人民的议员或者总统等,有个宣誓仪式。恪守对这个誓言的承诺,其实蛮难得的。众议员 Adam Kinzinger 说,当政客恪守自己的誓言时,民主政治就会强大。我觉得这句话 说的挺好 。 回想去年 Trump 败选后的许多假消息,铺天盖地,也不知道传播的人是真的相信还是有所企图。如果是真的相信,那就是天真,或者说是傻;而如果是故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