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9的博文

新闻的邮件订阅式阅读

我是邮箱(Gmail)的重度使用用户,所以我订阅了一些新闻媒体的邮件。很多英文媒体都有邮件订阅服务,而且有一些还非常多、非常细化,比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Bloomberg、CNN 等。 我订阅了 CNN、NPR、《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中英文)的部分邮件,以及 Nature 的每日简报、 Sicence 的每周简报。它们每天早上发送的 Briefing(简报)汇总了一天重要的新闻,有很好的排版,很适合邮件阅读。我还尝试订阅过其他媒体或网站的,有的觉得不好就退订了。 邮件订阅与以前常用的 RSS 阅读器订阅不同,后者积聚了一个订阅源的全部信息,读起来显得没有重点。邮件订阅侧重于重要的信息,一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很有规律。 上面提到的这些媒体的简报之所以好,还在于邮件本身可以看作是一篇较长的新闻汇总文章。比较用心的简报看得出来是有人专门撰写的,不像有一些新闻邮件只是链接的汇总,没有可读性。《华盛顿邮报》等报道内容大多是需要付费才可以阅读的,通过邮件免费读简报,可以说是比较划算的。 Google News 也有一个简报服务,比较而言就很简单了,只有几条新闻的链接和简介,我觉得也挺不错。这与 Google News 的服务属性有关,它不可能提供内容充分的信息,它只是一个新闻链接汇总工具。 邮件订阅式新闻阅读,我以为不可以贪多,觉得自己可以订阅很多,把自己熟悉新闻源的都订阅一遍,那样并不好。我觉得重要的是订阅自己喜欢的、特别是经常读的新闻源的重要新闻栏目,其他的留待自己去发现,不要一下子全部订阅。邮件如果太多,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 邮件订阅我觉得还有一个好处是读者不用考虑分享、评价等社交属性,它们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新闻阅读的本来面目,使了解信息的时间减少,发表观点的时间变多。可是,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对信息的理解,表达本身有可能变成“发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以为邮件订阅有助于读者了解更多信息,而不是更多观点,从而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支持或者反对什么观点。 更新: The Guardian 的每日简报也很不错。

如何归置衣物?

把衣服叠整齐摆放在衣橱里,可以增加衣橱空间的有效利用率。物理上看,一件衣服的体积是固定的,无论怎么叠、怎么摆,都不能减少它所能排出的液体体积。可是,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叠的好、摆放的整齐,衣柜就可以放更多衣服,也更容易迅速找到自己想穿的那一件。 我觉得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衣物本质上是织物,增大织物的致密性,就减少了织物间可能存在的空间。类似的,摆放整齐的煤块,就比随意摆放的情形占地小。 我最近在 YouTube 看到一个日本女性 Marie Kondo  推广她的 Netflix 剧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她被称作“整理专家”,写过多本书, 2017 年出版的一本 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她在美国很多电视节目中都有出现,来推广自己的新剧,比如下面这个。 她的归置方法,添加进了仪式性的元素,使之看起来更庄重、更有味道。每个人应该都会整理衣物,但我还没有看见过有谁把这种技能演绎成专业,写出畅销书向人们传授的。我最开始看到的时候完全是惊奇的感觉。 我注意到她将衣服归置起来的办法是将衣物叠成圆柱状。 最常见的衣物摆放形式就是叠成方块或矩形,摊放在柜子或者箱子里。我前天整理衣橱时突然想到了她的方法,试了一下觉得非常不错,确实可以节省空间,看起来也更清爽了。 这背后的道理,我想可能是圆柱形有比矩形(长方体)更小的表面积,使衣物之间的摩擦力不会那么大,从而在取一件衣服时不会很容易弄乱其他的衣服。在折叠成圆柱状的过程中,人会用力作用于衣物,挤压以减少衣物间的空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衣物所占的空间。此外,柱状织物其内在的摩擦力可以保证衣物保持这种形状。 这种折叠方式还使选择衣物变得容易。在衣橱里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穿的某种颜色或面料的衣服,如果是平摊式摆放,很难不弄乱上面的衣物而拿到下面的。 在折叠比较厚、比较大的衣物时,这种衣物归置方式要求人最好在桌面或者床面上进行,比较薄的 T 恤则可以双手独立完成。 更广泛地看,我以为归置物品有助于人提升自己的生活体验。昨天我整理抽屉就发现,本来两个抽屉能够装下的东西之前我使用了三个抽屉还觉得不够。 我还想到,我们有时候以为天经地义的、已经习以为常的习惯、习性,实际上还有其他变通的可能,这不过我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去思考罢了。如果不看 Kon...

由电影《无名之辈》和奥巴马的一次演讲想到的

奥巴马基金会最近有一则视频记录了奥巴马总统近期与年轻人做的一个互动式交流,NBA 球星库里也是嘉宾。我是从《华盛顿邮报》的 邮件提醒 中看到这个视频及相关报道的。 视频播放的一段内容我将其英文语句记录了下来,有 YouTube 自动形成的字幕的帮助。奥巴马所说的话原文大概如下: Being a man is, first and foremost being a good human. And that means being responsible, being reliable, working hard, being kind, being respectful, being compassionate. The notion that somehow you find yourself is a man is depending on are you able to put somebody else down instead of lifting them up. Are you able to dominate as opposed to support. That is an old view, and a view that thankfully I see a lot of young people rejected. Because each of us have gifts that express themselves in different ways. Some of us have gifts of art and music, and what we really tuned to is people's feelings and sensitivities. That's magic, and we need that. And then some people have gifts that have to do with being an amazing athlete, or have to do with being great men. We what want to do is create a space in which young men of color, and y...

《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是傅高义写给西方读者的、介绍邓小平和中国近代史的一部传记作品。我刚刚读完了全书(中文版),可能还要再看一遍,看的慢一些。 首先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傅高义文字的精炼,这里面有翻译人员对英文原文的处理,不过也可以感受到这种简单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这实际上也说明这本书是一部标准的学术著作,一本严肃的回顾邓小平一生的历史传记。 其次,傅高义表示自己尽量客观地描述历史人物及事件,我认为他完全做到了。我不是历史工作者,但这是我的体会。首先,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谁说了什么,发表了什么,傅高义有很好地整理和表述。我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在此之上,才会有各种观点、解读。没有这些内容,那就离“客观”非常之远。 第三,傅高义表示自己无法掩饰自己对邓小平的崇敬之情。他评价说没有任何人比邓小平对二十世纪的中国及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大意)。邓小平是不希望人们对他有过高的评价或赞誉的,因为他所进行的事业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功劳。不过,邓小平就是处在一个历史时机而完成了关键性的变革,他是最终的决策者,这是无法否认的。 去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觉得读《邓小平时代》这本书显得非常有必要。关于邓小平的书应该是很多的,这本书使我对邓小平本人有的比以前更清晰的了解,也使我对邓小平时代,即上个世纪 80 年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读历史的一个好处是能够理解现下的时代,我觉得《邓小平时代》这本书所阐述的历史事件是与当下最为密切相连的。那个时代的很多问题现在不存在了,而又出现了更多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那个时代的问题现在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这些问题是值得当地人去认识和思考的,傅高义的这本书至少可以说是提供了思考的背景信息。 在邓小平时代,邓小平总是居于幕后,他专注于使用实际权力解决问题,而不太在乎名义上的东西。在他觉得自己的事业有了合适的接班人之后,他就逐渐将权力交给下一代人去行使,他还设立了领导人任期制度,这些对于权力的平稳过渡非常重要。 作为历史传记作品,傅高义在适当的时候会发表评论,集中发表评论出现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那一章简单回顾了邓小平时代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下的中国是邓小平的继承者需要重点解决的。我觉得傅高义的评价都很切中要害,是不带多少偏见的分析。 《邓小平时代》就是我所喜欢的一种传记作品。它既不是那种肆意鼓吹式的锦上添花,也不是那种不负...

《索妮》:印度故事

Netflix 出品的印度电影《索妮》( Soni )讲的是女性在印度被性骚扰的故事,非常贴近现实。电影镜头黯淡,没有多么紧张的场景,总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这可能就是女性群体在印度的状态。 我挺喜欢这种写实的电影的。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是贴近现实的门类,我觉得只要能够扣住主题、呈现现实、讲好故事就可以了。《索妮》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它的主人公是两个女性,都是警官,索妮是级别较低的一个。她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经常不遵守执法规定的行为,所以被她的上级批评、训斥,甚至被调离岗位。索妮的个人生活也不顺心。 她的上级,随着故事的推进,意识到索妮的行为的社会原因,开始对她怀有同情心。她的侄女在学校同样遭遇到性骚扰。 此外,电影通过她的视角,触及了印度政府层面的腐败或权力滥用行为。有权优势的人,警察即使有执法权也不能动,像索妮这样的警察甚至可能被调查。 电影的结局是基本圆满但又留有空间的。索妮继续在警察系统工作,女性面临的骚扰问题依然存在,女主角二号作为警官开始惩罚有权优势的人的仗势欺人行为。 无论是从故事脉络上还是从其现实意义上,我以为《索妮》都完成的很好。电影通过一位印度女诗人 安利塔·波利坦 的口,讲出了女性应该存在的希望,女性应该保持坚强,应该反击社会或男性强加的不平等。 电影中的一个段落比较具有警示意义。女主角二号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因为尊严不去处理自己头部的发炎最终死亡。我理解,电影通过这个故事是想警告世人如果印度社会存在的这种对女性的迫害没有人认真解决的话,如果赋予女性更大的权利就被认为是有损男性尊严的话,那么这种“疾病”最终可能是致命的。 电影以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了印度社会存在的这个问题,其中夹杂了对社会的拷问和呼吁,我以为电影的责任就已经完成了。 我觉得每个社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就像不同的社会文化差异很大一样。比如女性被性骚扰这个问题,在印度可能就非常严重,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只不过不那么明显。我们在看电影时,特别是这种现实题材电影,除了追求剧情的一波三折或者人物的表现力以外,还应该看到电影折射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思考问题背后的根源,以及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成为“痼疾”的原因。这些东西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思考自己周围的社会。

Google Play 的重要性

在中国大陆使用的 Android 手机绝大多数都无法使用 Google Play。除了墙的阻挡之外,设备制造商因为修改了 Android 系统从而也被禁止安装 Google 的若干应用。在欧洲,Google 迫使设备制造商必须安装其多个产品如 Chrome、Google 搜索等,导致 欧盟给 Google 开出反垄断罚单 。 我认为这是中国用户的一大损失。 最近,我注意到我的手机经常显示一个有微信图标的提醒,告诉我在同步步数(sync steps),这个提醒在几秒之后就会消失,我不需要任何操作,但我经常点亮手机就看到了。 我轻度使用微信, 微信的运动服务 WeRun 被我关闭了,不知道为什么微信还有这种提醒。我的手机唯一一个与运动相关的应用是 Google Fit,它一直在记录我的步数和移动时间、路线。不过我也没有选择将 Google Fit 同步到其他应用。 这个情况不能改变,即使关机重启之后也照样有这个提醒。 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删除微信,然后从 Google Play 下载安装,就没有此前的情况了。 我猜测可能是我通过 Google Play 之外的应用商店更新过微信,才导致这个通知的频繁出现。这个通知没有任何意义,却令人反感。我都不使用 WeRun 或者微信里其他什么运动服务,它老是提醒我在同步我的移动数据(步数),目的何在? 我想这就是 Google Play 比其他应用市场所具有的优势。 国内的应用在 Google Play 更新的很慢甚至不再更新,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因为并不是很多人到 Google Play 去下载安装这些应用。用户此时需要抉择。比如我所使用的微信可能就不是微信的最新版本。 国内的应用好像还经常要求用户手机的所有权限,有时候关闭这些权限并不影响服务的使用,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Google Play 正在限制这种过多要求用户信息权限的行为 ,不知道国内应用市场及应用服务何时跟进。 国内应用和国外应用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开屏广告,有人 在知乎讨论这个现象 。我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Amazon Kindle Android 应用,在国内应用市场下载有开屏广告,在 Google Play 下载则没有,不能不说“开屏广告”是环境所致。它严重(至少对我来说)影响了使用体验,用户却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这...

罗素给后世人的两个忠告

1. When you are studying any matter or considering any philosophy, ask yourself only what are the facts and is the truth that the facts bear out, never let yourself be diverted either by what you wish to believe or by what you think could have been efficient social effects if it were believed, but look only and surely and what are the facts, that is the intellectual thing that I should wish to say. 2. The moral thing I should wish to say to them is very simple, I should say love is wise, hatred is foolish. In this world which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losely interconnected, we have to learn to tolerate each other, we have to learn to put up with the fact some people say things we don't like. We can only live together in that way and if we are to live together and not die together we must learn the kind of charity and kind of tolerance which is absolutely vital to the continuation of human life on this planet.

推荐韩国电影《钱袋》(Snatch Up)

《疯狂的石头》、《两杆大烟枪》这类犯罪喜剧电影很好看,我最近看的《钱袋》( Snatch Up )也值得推荐。它们基本上是相同的类型,但又有韩国电影的味道。 《钱袋》的一些情节能让我开怀大笑,上面提到的另外两部电影我也觉得比较搞笑,但还没有笑出声的时候。可能的原因是,韩国电影演员的面部表情都非常丰富,有时候很夸张,即使是在犯罪过程中也能够令观众捧腹。 电影涉及了韩国社会四个黑暗的地方,分别是议员受贿,警察赌博,毒品交易和黑社会高利贷。倒不是说电影就是为了揭露或者描述这些方面,我觉得更像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剧情的发展而故意设计的。 电影中的几个主角,都是因为生活所困而不得不犯下罪行,包括感觉非常厉害的杀手。同样一个人,面对这个人的时候可以凶神恶煞,不可一世,面对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就温柔的像一只猫。除了剧情要求以外,我感觉还有可能是社会地位、阶层差别所导致的压制与被压制现实的写照,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 《钱袋》属于标准的翻拍电影,因为其创意——幽默犯罪、巧合剧情——在以前的电影中已经有了。可是,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故事很完整的翻拍。它属于典型的韩国电影,搞笑之外夹杂着人们生活的痛苦、无奈之处的写照,但又没有过多的演绎,只是点到为止,我认为恰到好处。

又买了一本纸质书

本来我几乎确定自己不可能再买纸质书了。因为纸质书很占空间,移动起来很不方便,看完之后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其捐赠出去。电子书读起来我以为也没有问题,挺方便,唯独少了一点质感。电子书而且总是比较便宜。 在亚马逊搜到资中筠的旧书 《20 世纪的美国》 又开始卖了,特别是看到一则极力推荐的 评论 ,我毫不犹豫地下单又买了一本纸质书。 如果认为一本书好,写一则好的评论是极有必要的,这可以增加其他人发现此书的可能。几年前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叫做《上帝粒子》,一位读者干脆在书的扉页用铅笔写下评论,称喜欢物理的人一定要读此书,我觉得很温暖,尽管这种做法不太妥当。读完之后发现,这确实是一本极好的帮助人们了解物理知识的书。 《20 世纪的美国》这本书在亚马逊只有两则评论,说明此书并没有很多人买。资中筠倒是在文章中经常提及她的这本书,是她进行美国研究的一些成果论文。我早就很想读这本书了。资中筠的自选集——现在已经买不到了——我也时不时在手机上读,尽管已经通读过一遍。 我是很偶然地了解到资中筠这个研究美国的学者的。很快,我成为她的忠实粉丝。 资中筠对美国历史、政治和文化的介绍,使我产生了了解美国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她的文字彻底改变了我对美国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比如,她介绍说美国的开国是谈出来的,美国宪法的拟定和联邦的建立都是讨论后的结果,尽管独立宣言、独立战争一般被认为是美国开国的标志。比如,她阐述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一直以来,我们以为美国历史只有短短的两百来年,谈不上有什么历史、文化。再比如,她阐述了美国国内的民主和国际上的霸权并行不悖的特点,也很有启发意义。 资中筠是那种文字流畅、说理清晰而论据充分的学者。她对语言文字的强调,我认为是当前环境下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我们不能熟练而合理的使用我们的文字,那我们就不能说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很好的传承。资中筠重点批评了电视媒体上充斥的大量错别字和对成语错误使用的情况,我觉得如今网络环境中这种局面并没有改观。 资中筠还有一个重要的学术成就就是系统性地介绍了美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使我了解到了基本的慈善方面的信息。以前总是觉得慈善就是捐钱,捐的多就是大慈善家。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挣钱不容易,花钱——用于慈善事业——照样不简单。她很详细地阐述了公益慈善的发展历史、类型、现状、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电视谈话类节目

网络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 YouTube 上有不少美国的 电视谈话类节目 ,通常都是深夜档播出。比较著名的主持人有 Stephen Colbert、Jimmy Kimmel、Jimmy Fallon、Seth Meyers 等。这些节目的制作成本不高,成功与否与主持人的关系非常大。观众可以免费取票观看,节目形式大概是首先有一段独白,然后是若干名采访对象依次进入谈话十几分钟或者更短。 独白通常是介绍有趣的新闻,几句话一个包袱,就像脱口秀一样。有的节目主持人比如 Colbert 比较多的独白时间拿来取笑 Trump,有的则点到为止。Colbert、Kimmel 等比较多的主持人侧重于内容的搞笑,即使是关于 Trump 的新闻,也是以寻找笑点为主。HBO 的 Bill Maher 的一个类似的访谈节目则是比较严肃而活泼的政治评论,他的嘉宾通常不会是明星,而是记者、政客之类的,独白则是很欢乐的段子,也少不了 Trump。 独白的内容一般都是对近几天新闻报道的转述,我看到的这类“脱口秀”都有涉及总统和政治话题的,无一例外。政治既是人们所关心的,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很重要部分,所以独白有很多政治话题也很正常。在这些独白中,政治内容并不严肃,实际上非常轻松、幽默甚至搞笑,如果没有人笑,那独白就算是失败了。 独白之后是采访。采访对象通常是明星等知名人物,采访几乎是免费的,没有或很少出场费,我看 Quora 上面的答复 。知名人物参加这类采访,通常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推销自己的作品,比如一部电影、电视剧或者一本书、一张专辑。这也反映出至少在美国,电视媒体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即使网络媒体也同样发达。一些政客也会参加访谈,总统候选人一般都有参加,平时则偶尔出现国会议员,他们要么是出了书,要么是想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我注意到很多人参加此类访谈都是因为有新书出版,书的内容则五花八门。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记述自己的一段经历,或者是表达自己的主张、看法的。这些写书出版的人,不只是参加这种深夜访谈节目(一般是下午录制),还会在电视台各种节目上走一遍,依次介绍自己的书和观点。我想,这是不是说明书籍在美国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观点的途径呢?当然,出书在美国也许是有利可图的。 我觉得这也说明,如今书籍仍然是传播观点或者获得知识的绝佳途径。一本书是有可能改变一...

记忆尤深的一次关于转基因的讨论

关于转基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支持的人认为它完全安全,没问题;反对它的人则视之为比毒药还可怕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观点,因为我也不懂转基因的具体内容比如原理、作用机制,以及争议的核心点是什么。我是一个观望的人。 我有一次与人对话关于“转基因”的经历。实际上,就是对方给我发来一篇内容是反对转基因的文章。作者应该是一个比较懂转基因的人,写的文章很长,有很多专业术语、引用,写了不止一篇文章来论述转基因的危害。 老实说,我几乎没有读懂他的这篇文章,更不用说更多类似的系列文章了。不过,这篇文章写到最后,出现了一点我能够理解的东西。这篇文章说一种转基因食品是拿中国的小孩子做实验,文章质疑为什么要拿中国小孩子做实验,这一定是美国人的险恶用心。 我以为,首先,这种言论有阴谋论的味道。其次,研究是有中国的研究人员参加的,按照文章的意思,研究人员难道就里通外国了?第三,这种推论没有证据佐证。 我感觉,这篇文章写着写着,就把一个科学层面有争议的事情,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勾起一些非常“爱国”的人心中的怒火。这种套路值得注意。 也就是看到这些内容,我几乎可以判断这篇反驳转基因的文章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如果在事实、科学层面它有足够的自信,何必引申到“外国人拿中国小孩子做实验祸害中国人”这种叙述上?作者如果是一个愿意交流转基因知识、传播转基因危害的人,何必使用这种阴谋论的招数? 确实,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各种较量、竞争、打压、角逐。不过,我不认为可以用一个实验参加者的国籍来攻击实验或者研究工作者的用心。外国人想要打压中国人有的是办法和手段,为什么一定要在几个小孩子身上下手。最关键的是,这些言论都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实际发生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还敢把它们拿出来作为论据。 可能的原因是,有的人读文章,并不是要了解新的思路、想法,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心中已有的信念,文章就是有人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文章是否有证据,读者不关心。 好像以前义和团运动开始时,就有人传播外国传教士吃中国小孩子的信息,使无知的民众对传教士非常害怕。 这种言论的本质,还是把自己当作受害者的弱者心态,任何外国人的言行都可以解读为居心不良。而且,这种言论还有“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意思,如果外国人为了危害中国人从一个实验的参加者就开始布局了,那中国人到底生活在何种危险当中啊...

让人大开眼界的“副总统”

电影《副总统》( VICE )据称是一部纪实电影,展示的是小布什的副总统迪克·切尼的故事。他被认为是副总统里最有权力的一位,是伊拉克战争的幕后主导。 副总统往往是权力不大而人们不太关注和了解的人。电影截取了他生命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场景,包括最著名的失手枪击一个普通人的事故。更多的情节,展示的是切尼施展总统的权力发起战争、制造伤害的过程。 伊拉克战争通常被认为是布什执政的一大败笔。最终,美国的媒体仍然曝光了战争及战俘的幕后故事。电影中的切尼的一段独白意在说明,他直接参与甚至领导的战争,自己并不感到后悔。他服务于人民,觉得有义务担负起保护美国人民的责任,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电影还提及了智库和媒体在形成保守派舆论环境中的贡献。在当下这也是事实。媒体总是能够吸引一群自己的受众,然后攻击其他媒体为“偏见”。我以为“偏见”并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非常偏激的言论我想多数人是能够感受到的。电影最后一幕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大意是:难道讲出了事实就是自由派偏见吗? 我以为电影的意思是,且不论是否有偏见,先要看事实如何。你不可以把一个讲述了基本事实的人或媒体称之为有比如“自由派偏见”,来捍卫自己的保守派立场。换句话说,事实比立场更重要。如果只谈立场,罔顾事实,不看事实,那实际上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保守”或“激进”了,那是愚昧。 电影的主题似乎很明确,通过讲述一段过去的广为人知(实际上又不为人知)的历史,来审视一个美国总统——可能是地球上最有权力的人——的权力到底能够有多大、有多少破坏力。我觉得电影是想表达对权力的制衡、保持透明度的重要性。没有监督、没有透明度,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后,才可能被人们所知道。 其次,电影有呼呼人们重视事实、真相的意思。政治立场上确实有左或右的分别,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把不符合自己倾向的内容称之为“偏见”、“假新闻”等就可以了。事实是没有左右之分的,左右只在于处理、管理事务的手段不同。电影最后的一个场景就是人们在看完电影后发表看法,一个人说电影是“自由派偏见”。 我估计,可能也有人认为好莱坞、硅谷等等都具有自由派偏见,这样好莱坞、硅谷的产品比如电影、互联网服务都是在压制保守派。事实是,如果电影所呈现的内容就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你怎么能够将之简单地归为“偏见”?到底是“事实"有偏见还是你自己有偏见? 从上述两个角度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