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19的博文

容忍挑战的气度

今天早上看了 MSNBC 的一个 YouTube 视频,里面主持人邀请了一位专家分析美国总统的精神状态。这个专家说,Trump 对美国民主的破坏,在于他不能容忍别人对他提出挑战和异议。他需要别人对他忠诚。然而民主,却是容忍不同观点和他人挑战的制度。 这让我想起了资中筠评论美国大选这种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候选人在选举结果出来以前无所不用其极,使用各种手段攻击对手,但是一旦结果出来后,胜负已成定局,那么失败的一方就立即消停了,接受这种结果。一些有选举制度的民主的国家,并不像美国人这样遵守游戏规则,失败了还要抵抗,甚至有暴力活动,导致政局动荡。实际上,这并不是民主制度的问题,而是采纳民主制度的人还不具备一项基本的素质,即守住“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个底线,或者说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 有一句话大意是,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仍然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很难做到。人性中,可能都有一种希望自己受欢迎的愿望,而不喜欢反驳自己、挑战自己、攻击自己的事物。社交网络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心理,一个个“赞”使人觉得自己就是众人喜欢的中心,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和“毒药”。 如果我们不能坦然地看待不同观点和事物的存在,那么就根本不具备民主精神,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崇尚自由的人。我们应该平淡、冷静地去看待各种自己不同意、不喜欢的观点或人,用自己的办法去认识、剖析甚至反驳对方。这样做不是要使对方哑口无言,而是改进我们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维习惯。换言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观点非常自信,何必担心别人的不同看法对自己所信仰的东西有实质性的打击?约翰·密尔就说,要让自己的信念经常接受不同观点的打击,否则自己所相信的就可能变成教条。 所以我觉得要是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有人或观点对其进行反驳和挑战,这是好事。我们有机会了解另外一种观点和思想,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辩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捍卫自己的观点,或者有可能对其进行修正,也不是坏事。不至于此,如果我们是一个对自己所信念的东西认真的人,不满足于记忆几个口号,那么我们还应该“走出去”,了解不同的观点,迎接各种挑战,视这些事物的存在为合理的,有益的。 我以前有一个思维上的误区,认为“走出去”就是找人辩论、争论。实际上完全不必如此,尤其是在网络上。“走出去”,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理解不同观点的态度。听别人把话说完,理解他所说的话的依据,纠正其不合...

准备好开始运动其实就足够了

每天进行一段时间的运动是有益于健康的。我曾看到过一个表述,意思是每天运动最困难的一点在于启动运动,也就是穿好运动服、鞋然后出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设想怎么运动,比如跑步,要跑多久、多远距离,实际上都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在于你能够抵达运动场。哪怕你没有跑步,这段步行距离的散步,也是很好的。跑步开始后,我不关心自己的速度,也不敢设置很远的距离,比如说 10 圈,我一般跑到 6 圈左右就觉得可以了,体力开始不支,应该停止了。 最近有大约一个星期没有怎么运动,很容易就变得懒散起来,吃完饭后就看看电影和网友。今天作引体向上,明显感觉肌肉软了一些,不能作到之前那么多了。 很难给自己定一个规则,坚持每天运动。不过,尽可能多地进行运动,应该是一个原则。比如,每天拿一段时间来进行运动,我最常进行的是跑步和散步,无论有什么天气或者状况。 我使用 Google Fit 来记录自己的运动状况。最近今天明显的没有多少运动。似乎应该确保自己每天都能够达到 Google Fit 所设定的目标才好。一旦荒废了,人也就变得懒散了,继而更加不愿意起身跑步。我想至少每天散步半个多小时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我还是没有很好地利用 Google Fit。

两部“公民”电影

连续的,我看了两部名字里有“公民”的电影,一部是英语的《守法公民》,一部是西班牙语的《杰出公民》。完全不同的类型,却都涉及“公民”应该怎样的问题,引入思考。 《守法公民》看起来很“爽”,因为它的故事性强。公民的权利如果得不到保障,正义无法得到伸张,那么公民就可能成为罪犯,成为威胁整个公民社会的不利因素。所以,维持公民社会的法律体系,是否存在根本性的问题,是否没有替公民主持正道,是否使坏人逃离了惩罚,就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信息。我以为这是很常规的一种电影编剧思路,既有故事戏剧性,又有关怀社会重要议题,所以很好看。 阿根廷的 《杰出公民》 则是一部思想更深刻的批判现实电影。导演在表现手法上相当的克制和冷静,矛盾、高潮娓娓道来,没有热血沸腾,似乎更能够引发人思考。所以看起来可能比较“乏味”,不过我是一口气看完的,没有觉得任何一部分有多余或者无聊,觉得很精彩。 这部电影探讨的是“文化”的问题。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算是大作家和“文化”代表了吧。必然的,他获得极大的关注度,家乡将他列为“杰出公民”。但现实并非如此,人们关注的是他的名气,而且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关注。一些与文化无关的矛盾产生了,最有代表的就是他与本地“文化名流”的纠葛。这件事情很有意思,可能不只是发生在阿根廷。他对艺术作品有自己的思考和视角,没有看上一位著名人物的作品。这使后者极为不满,以他的作品——影射、丑化本地人民——为借口,对他进行攻击。另一个矛盾发生在他与自己旧时的老朋友之间。朋友之妻曾经与自己有过爱情,戏剧性的是,自己又与朋友的女儿发生了关系。这一切导致了他最后被枪击,就像传说中的狩猎过程里一头猪那样被撂倒。 我以为这部电影精彩的地方,首先在于它要表明一个道理,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载体,是彻底个性的,个人化的。这种个性化,很可能与现实利益相矛盾,触犯一些人。对艺术真正的尊重,对文化的热爱,应该让这种个性的东西自由的表达,而不是压制和攻击。口诛笔伐应该都是合理的,而像电影里面的那种场景,既把艺术作品的创作(小说)演绎成作者不爱自己的家乡和人民的证据,以此来占据道德高点,打压对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是一种本质上没有文化的体现。 其次,电影设计了一个情节,作家最终被昔日好友枪击,可以说是第二个矛盾。我以为这是为了突出前面的一个矛盾,即文化、文明根本没有得到尊重的现实,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它。...

两个 Gmail 账号同时使用的技巧问题

此处我只讲一种情况,就像我遇到的状况一样,有两个 Gmail 账户,一个用户名比较正规、合理而很少使用,一个比较随意但使用了很多年,积累了大量数据。 “正规”、“随意”指的是 Gmail 邮箱的拼写。好的 Gmail 用户名很可能都被其他人申请了,所以用户需要进行创造性设计。最好的情况,应该是自己姓名的全拼或缩写,添加数字是普遍现象,其他的各种形式,可能都比较“不正规”,不完美。我有一个比较正规的 Gmail 用户名,以及一个自己创造的不算正规的用户名,但都没有数字,我不喜欢数字在邮箱拼写里。 我本来打算将老的那个不怎么正规的 Google 账户废弃,使用全新的那个账户。我发现,这很难办到,我推荐那些有这样想法的人,也最好不去尝试。关键的一点在于,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账户里有太多数据和偏好被保存着,切换到新的账户并彻底抛弃旧账户太困难,会带来很多不便。比如 Google Photos、Google Keep 里面的内容,以及 YouTube 观看记录。 当然,有一些数据是特别简单转移的,比如 Google Drive,只需要 与另一个账户分享文件夹 就好了。 最重要的可能是 Gmail。这就是我想说的重点。我的意思是,你不需要因为不喜欢一个邮箱用户名就抛弃这个长时间使用的,而去使用那个新的、你觉得好的账户。只需要在 Gmail 里进行一些设置就可以很简单地两个账户同时使用。 具体的,就是使用 POP 功能将新邮箱的邮件自动推送到自己经常使用的旧的那个账户里。如何做, Google 支持页面 有介绍。再设置一下在旧的邮箱可以使用新的邮箱地址发送邮件的选项,那么你就可以接收和发送与新的邮箱相关的任何邮件了。 其实,用户也很容易切换自己的 Google 账户,所以不进行这种设置也无关紧要。不过,如果你习惯于只使用一个账户,而又希望另外一个账户的邮件时刻存放在自己经常使用的邮箱里,同时却对自己目前使用的邮箱地址不怎么满意,那么上面说的这种变通就是一种解决办法。 我感觉,对于一些长时间使用的 Google 账户,用户越来越不容易抛弃。如果 Google Drive 的免费空间使用完了,我可能就需要 Google One 来付费使用更多空间,而不是开一个新账户,因为原先的那个账户实在有太多东西无法丢弃。

《论自由》可能是至今我读过的最重要的一本书

读完了约翰·密尔著名的《论自由》。中华书局的这个版本要好于商务印书馆的,语言上更通顺,作者在意思复杂的地方有解释,后面还有英文原文,方便读者比对。即使如此,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读懂、读透的,其英文写作的句子有的非常复杂,不容易搞清楚。所以重读此书是必然的。 大致回想一下,我觉得这本书所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的,有这样三个方面:思想和讨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重要性;社会施加于人的限度问题。 翻译的时候,一般第一部分写作“言论自由”,但是英文原文并不是 Freedom of Speech,即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言论自由,而是 Liberty of Discussion,也就是讨论的自由。这部分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最重要的话。 我们不仅要独立的去思想,还应该积极地了解其他的思想,积极地去进行讨论、辩论,来求得真理。如果说你手中握有真理,那么这些积极的活动也是必需的,否则你的真理就是静止的、没有生命力的教条,你保护真理的样子表明你根本不了解真理到底为何物。我以为这部分的论述非常精彩而重要,却是我所没有意识到和做到的。 严复很早就翻译了《论自由》,我觉得他可能是因为第二部分的内容而认为此书极为重要,因为第二部分密尔有部分文字批评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缺乏活力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没有个性。晚清甚至更早时候中国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传统、习俗压制着所有的与众不同,我想密尔是没有看错的。 第三部分更容易理解,那就是强权、社会应该限制人自由的限度问题。有一些领域,是完全属于个人的,不应该被任何势力侵入。所以严复翻译此书名为《群己权界论》是很有道理和贴切的。 上面回顾此书的内容只是我的一点基本的印象,说明我读此书也没有深入,只不过是浏览了一遍而已。这本书的重要性我认为在于,它所陈述的观点,发人深省,现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伟大的著作应该有的样子,一本 1859 年发表的读物在思想层面继续影响着后人。 有精神生活的人,可能都会信一些什么,也就是信仰,比如宗教,或者某些理论、思想,甚至是某个人。当然,一个人所代表的也是一种思想、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密尔的观点的重要性在于,他要求你不断地反思和讨论你所信仰的东西,特别是与那些反对你的人去进行辩论,了解他们的看法和理由。我想这是不少人很难做到的,我们经常在别人说一句自己不同意的话的时候,就表示要跟你急。更多的时候,是有意...

观点的真理性和有效性

约翰·密尔《论自由》第二章首先讨论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他说:压制一个观点不许表达,这个罪过是对全人类的劫掠,既是对今人也是对后人的劫掠;而对反对此观点的人的劫掠尤甚于支持此观点的人。因为,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反对者们就失去了获得纠正的机会;如果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们就丢掉了另一项巨大的好处——其观点与谬误碰撞而产生的对真理的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生动的表达。 我们都喜欢自己的观点被很多人支持,或者喜欢自己所认可的观点有大量人的赞同。所以,比如在网络评论区里,我们去看评论很容易成为只是检验自己的看法是否有很多人赞成的“回音室”效应的重复,而不是真正去了解不同的看法,甚至与其所有者沟通、交流。不一样的观点,不受欢迎的看法,我们本能地希望它消失掉,最好不出现在自己眼前,眼不见心不烦。密尔的主张显然与此不同,也更合理。即,无论一个观点我们多么的不认同,如果它对,我们忽视它、压制它,受损害的是我们自己;如果它错,我们也受损失,因为我们失去了反思自己的看法、修正自己的观点的机会,我们的“更正确”的观点失去了被冲击的可能,变成了固化的论断,也就是教条。 了解自己不认同的观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搞清楚对方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给人一种感受:哦,原来还可以这样看问题。继而我们可以思考其合理性和不合理的方面,这些思考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它几乎对于我们自己的观点——如果你自信自己正确——没有任何负面作用,如果你的看法真的是那么的正确的话。 密尔接着论证。第一种情况是,所压制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时候,压制行为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压制者自己并不全能,很可能出错。实际上,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就是无懈可击的,完全正确的,所以压制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观点,没有道理可言。 反驳者可以说,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以一种对民众负责人的态度,来阻碍谬误信息的传播。这种判断可能出错,但是,不能因为自己的判断有可能错误就什么都不做啊。阻止错误言论扰乱社会,看起来挺不错的。 密尔反驳反驳者的观点更有力度。一个观点非常正确,它可以所向披靡地战胜其他观点,也可以不允许自己被挑战,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允许他人反对和批判自己的观点是我们假设自己观点正确的基础。”人类正是因为让自己的观点被不断地挑战,我们自己的错误在能够不断地被修正,这可能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人类了解某一事物整体面貌的唯一...

偏听偏信的误区

昨天读约翰·密尔《论自由》第二章关于思想和言论自由的后面一部分,很受震撼。 第二章关于言论自由的论述,密尔在后面将其归纳为如下四条: 第一,据我们所知,一种被迫沉默的观念,它很可能是对的。否认这一点,等同于臆断了绝对无误性。 第二,即使被镇压的观点是错的,它很可能,而且往往确实包含了些许真理。由于大众观点很少或从未代表全部真理,因此,只有通过对立观点间的交锋,真理的其余部分才有可能浮现。 第三,即使公论既正确又代表全部真理,除非它勇于并且确实接受了热切鲜活的争议,否则它仍会在那些认定了它的人身上以一种偏见的方式存在,对其理论依据的理解与感受则无处可寻。 第四,更有甚者,教义本身的意涵可能面临险境,它可能会被遗失、被削弱,丧失对于品行的关键作用,从此沦为纯粹形式上的宣言,变得一无是处。它的根基被侵蚀,使得任何真挚的信念都无法通过理智与个人经验孕育其间。 我之所被震撼了,在于它彻底纠正了我之前认为毫无争议的一个信念,那就是:自己所认同的观点,基本正确可靠,与之相反地观点,其持有者要么愚,或者坏,所以没有必要去了解。只要自己的观点一直保持公正、正确就好了。 我想不少人可能都有我这样的态度,对于有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言论,嗤之以鼻,认为那是愚蠢的人才可能相信的东西。 密尔的观点,我理解,完全与此相反,他极力批评这种态度。他认为即使你觉得自己的观点、观念很正确,无懈可击了,也极为有必要了解与你观点相反的看法的人是如何想的,增加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不可以偏颇。第二,他认为不只是了解,还应该有观点上的交锋,通过互相的驳斥,来发现各自观点的问题、漏洞,继而获得更全面的对事物的认识。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深入地思考自己观点的依据,并欢迎各种观点、事实等方面的挑战,让自己的观点臻于完善,还应该走出去攻击别人观点的不合理的方面,通过辩论了解不同观点,修正自己的观点,移除自己所具有的偏见。 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在于我们对自己所坚信的东西,需要时刻赋予其新的内涵而使其保持生机、活力,自己也可以更好地把握观点,认可它,维护它。如果这种观点不容挑战,或者我们惧怕别人的非议,无视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这种观点很可能逐渐地沦为教条,成为死去的文字,我们自己可能都不会在相信它,更不用说理解它、使用它了。 密尔的这一部分论述,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他的...

看到好书有时候也要靠天意

能够读到一本好书,有时候似乎冥冥之中是有一种神秘力量在作用,也就是天意使然。 我前几天借了一本伏尔泰的书《哲学书简》。伏尔泰我知道是法国的大文豪,但没有读过他的著作,也对他很不了解。昨天,我打算还掉这本书,因为从其目录上看,《哲学书简》就是若干封信,也没有多少与“哲学”相关的词语。 奇怪的是,还书的设备居然出了故障,无法还书成功。所以我就随后读了一点这本书的内容,就像发现了宝藏似的,特别欣喜。没有别的,这本书的语言足够幽默风趣,仅此我认为就值得一读。比如一篇介绍 威廉·宾 的文章,就很不错。 接下来,我又找到一本《哲学书简》,不同的翻译,应该是更好一些,因为它有注释,参考了英文和法文两个版本。我没有理由不借这本书好好读一读伏尔泰的东西。 我想,如果不是机器出问题,我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了解伏尔泰的任何文字或者思想了,这确实会是比较大的一个遗憾。 重要的、影响深远的书,是会有很多人去翻译解读的。比如《论自由》,我昨天也找到一个更好的版本,可能是武汉大学的两个学者翻译的,语言流畅而意思准确。 一些重要的西方著作,《商务印书馆》很早之前就有编译,可能是受时代所限,比如可供查找的参考书、能够咨询的学者不多,这些翻译版本虽然严格的遵从了原文的内容,但一些地方缺乏解读、深入的了解,以至于现在读起来有时候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不可谓不多,各种新闻、评论、观点文章,以及很多书籍,到处都是。我在想,这些东西 100 年后还有多少能够留下来,有人去读呢?新闻报道应该还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书写的是时代,是历史。对于其他的观点评论文章和绝大多数书籍,应该都无人问津了。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现在在图书馆能够看到的历史上的著作,特别是很多人去翻译、解读的书,必然是有其思想价值的,而且这种价值哪怕过了几百年,也毫不褪色。能够了解其中的少数,也算是与古人对话了,这是读“经典”给人的独特感受。

《论自由》里面的 Vulture 和 Harpies

约翰·密尔《论自由》( Google Books )第二段用了一个比喻来反映现实世界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商务印书馆》的翻译是这样写的:在一个群体当中,为了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食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 这里,鸷鹰、贼禽、鹰王的英文都是 Vulture,意为秃鹫。爪牙的英文则是 harpies ,可能翻译成“鹰身女妖”也可以,当然写出“爪牙”更容易让人可以理解密尔比喻的意思。 英文原文如下: To prevent the weaker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from being preyed upon by innumerable vultures, it was needful that there should be an animal of prey stronger than the rest, commissioned to keep them down. But as the king of the vultures would be no less bent upon preying on the flock than any of the minor harpies, it was indispensable to be in a perpetual attitude of defence against his beak and claws. 按照 一种阐释 ,世间有很多秃鹫(猛禽),人们为了自己的安全而让一只强有力的秃鹫(鹰王、秃鹫之王)通过压制住其他秃鹫和猛禽(包括 Harpies),来保护自己,使这个强者成为统治者。不过,秃鹫之王对弱者的危害,并不亚于这些 Harpies。所以不可避免的情形是,人们对秃鹫的利爪(危害)要永远持有一种防卫心态。 紧接着,密尔道出两种办法对统治者的权力进行限制。第一种,就是为反叛的正当性设定规则,统治者一旦违反,反击就是正义的行为。第二种则是一种宪法制衡(constitutional checks),人民的同意,或者人民的代表的同意,是统治者治权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民主的细节即民主的事实

我用了两个中午的时间快速看完了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一书。这本书 10 年间重印了 61 次,可能表明其读者是比较多的。 这本书我觉得是不错的,没有特别地好,但语言流畅生动,有事实和分析,对于了解美国的民主政治细节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它能够添加上一些引用的文献、文章或者链接,并确定某种看法的来源是谁,我觉得会更好一些。 我认为刘瑜的这本书最最重要的,在于她告诉读者看民主政治,要从细节、具体的事情入手。她介绍了分权制衡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我觉得很对。这些设计并不一定可以完全解决某些社会痼疾,不过如果没有这些方面,则更能从根本上改进。 她在书中还介绍了好些事情和人物,虽然这些文章都是专栏因而无法细致地深入下去,不过对于了解美国社会还是很有作用的。她写书大概是 2007 年前后,现在又过去了十多年,信息发达了很多,我觉得如果读者愿意继续跟随这本书的方法继续了解美国社会和其运作的机制,是有更多途径和渠道的,比那时候更方便,哪怕没有生活在美国。 细节,我想就是了解真正的情况是如何的。人不能够穷尽事实,把所有事实都掌握住,然后在进行判断。不过,人可以有这种“冲动”,找寻事实、尽可能多地归纳事实,进而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里面是有民主的,美国的民主是另外一种我们官方可能并不认可的民主。我看到有一种区分方式,或者说认识论,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出发的。这种看法认为,我们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因为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即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部分。美国的民主属于虚假的民主,是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压迫人民的手段。 这本书,好在并不是从上面这种理论层面去看待两种不同的民主模式,它甚至都没有涉及中国的民主。它较多地介绍了美国的民主在微观层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与理论、阶级分析不同,从而显得生动活泼。 我以为从小处着手可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无论理论层面如何界定,因为人多数都是理性的、现实的,他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感觉去分析判断。不能忽视的是,我们的社会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大的、严重的,也有局部的、不那么严重的。我总是觉得我们应该冷静地观察自己的问题、毛病,讨论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状况,使自己的肌体更健康一些。理论层面的讨论,交给学者去深入分析也未尝不可。只是流于表面的争论,属于杂音可以忽略。比较重要的是对于细节、事实的把握,在这方面含糊的做法,要么很危...

读哈耶克

迄今为止我只读完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值得时不时重读。 这本书有现实意义。似乎是英国在二战时形成的由政府主导和计划的经济模式,在战后可能继续为人们所支持。哈耶克写了此书发出警告,计划和集体主义最终可能使英国走上德国纳粹和国家社会主义的道路。 哈耶克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崇是毫无疑问的。市场经济也确实有特别巨大的力量,它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无需计划者精心规划,使社会财富持续的增加。 哈耶克也不完全排斥政府参与某些经济事务。比如维持公平竞争的环境,保障人们免于疾病等灾害的措施,防止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坏公众福利。这些方面,哈耶克有阐述政府参与的必要。不过主要的,还是在于保障人们的自由,使竞争推动发展。 有一章讲集体主义对真理的剥夺,我觉得写得尤其精彩,读起来很顺畅。哈耶克通过推理,得出若干结论,那就是:集体主义必然导致极权政府对真理的垄断,新闻、观点等信息无法自由的流通。我感觉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对信息的过滤和屏蔽,不就是哈耶克几十年前预见到的吗? 这本书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其中文翻译还不是特别通顺。我想,好书、重要的书,是那种能够影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作品,其观点、看法不会很快过时,甚至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这种书还能够激发后人在其基础上继续写与之相关的书,无论是解读性质的,还是反驳性质的。 是的,我指的这样的一本书就是约翰·密尔的《论自由》。图书馆里这本书有好几册,都被翻得有些破旧了,里面基本上都有人划线、做记号。密尔的这本书很薄,名气很大,更重要的,可能是其中表达的思想,哪怕是几百年后仍然使人振聋发聩。想象这样的书不断地被很多人翻阅,我就有些莫名的感动。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最近开始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的译者提醒读者注意,哈耶克将社会主义与纳粹主义混为一谈,“攻击社会主义与纳粹主义有同样的思想基础,这是极端反动的”。不只是社会主义,我感觉哈耶克同样不认可社会民主主义,以及所有试图靠计划而不是自由竞争获取社会繁荣和人的自由、平等的努力。 我只读了 这本书 的一小部分,很难读懂,而且这本书的翻译也不是很令人满意,翻译的生硬不容易理解。好在有 Google Books ,很多内容可以对照英文来进行进一步的体会。这可能也说明,对于晦涩的文字,真正好的翻译是很难做到的,尊重原文就可能使人读起来不知所云;自己去自由发挥又可能损害了作者的本意。 我感觉,哈耶克对“计划”的极端反感,可能使人读起来有“污蔑社会主义”的意味。 知乎 上还有一些人疑问为什么这本书不被禁止呢。一方面,可以肯定,有这种疑问的人,根本没有读过这本书,搞清楚哈耶克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知乎社区的年轻化、弱智化倾向。自己不喜欢的、不认同的,就要将其屏蔽、禁止,那你怎么保证自己的认识就一定是正确的、合理的、不会被禁止。很无奈,这些人就是审查、屏蔽制度存在的理由和沃土。 恰恰相反,哈耶克并不认为“自由竞争”是万能的,他也主张在某些领域,在竞争和价格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使用管理的办法。我摘录了一段话,就是证明。 There are, finally, undoubted fields where no legal arrangements can create the main condition on which the usefulness of the system of competi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depends: namely, that the owner benefits from all the useful services rendered by his property and suffers for all the damages caused to others by its use. Where, for example, it is impracticable to make the enjoyment of certain services dependent on the payme...